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田科技城發現明代古墓群 議員:應不會影響發展

時間:2025-08-28 05:01:45來源:大公报

  圖:其中一塊位於新田的明朝墓碑中央刻有「華陽鄧公」,左邊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字樣,但筆畫經歷數百年已非常模糊。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北部都會區發展持續推進,去年底展開工程的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發現古墓群。發展局表示,古物古蹟辦事處正研究墳墓歷史價值,完成研究後會商議合適的安排或緩解措施。龍躍頭新屋村鄧氏後人昨日向《大公報》表示,墳墓屬於他們的祖先,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族內希望原址保留墓群。曾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的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他認為古墓群的發現理應不影響新田科技城發展。

  古墓群位於元朗牛潭尾北過渡性房屋「新田部屋」後山樹林內,沿途無明顯道路。墓群有六塊一字排開的墓碑,部分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即1637年立碑,距今388年;有墓碑隱約可見「華陽鄧公」、「從拙鄧公」等字。旁邊貼有地政總署告示,指墳墓受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影響,必須在10月底前遷移。

  發展局表示,該墓群位於政府土地上,屬新田科技城第一期第一階段的發展範圍,其所在之處規劃作地區道路。古蹟辦已進行實地視察及照片記錄,正審視相關資料,研究有關墳墓的歷史價值,完成研究後會與土木工程拓展署商議合適的安排或緩解措施。

  發展局稱,地政總署會與相關部門緊密聯繫,將視乎古蹟辦的研究和其與土拓署的討論結果與鄧氏後人商議。

  龍躍頭新屋村鄧氏後人鄧振宇表示,墳墓是龍躍頭新屋村建村祖先的墓地,以他所知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有族譜可查,多年來族人一直有祭祖,去年起已跟政府相關部門接觸,商討祖墳安置問題,村民意願是原址保留墓群,「不是錢或賠償的問題,建村時選了這塊地,我們當然希望世世代代傳下去。」他說,若政府願意原址保留墓地,他們不介意未來保育墓群時建成公園或以其他方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若古墓群確認為明朝建築,價值會較高,因為清朝的「遷海令」,令沿海很多建築結構消失,能夠保留下來建築都有一定價值。他認為,由於古墓群位處地面,古蹟辦的評估相對早年宋王臺的考古容易,而目前新田科技城仍處於發展前期階段,古墓群的發現理應不影響新田科技城整體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