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招彥燾(中)透露,公司正研發基孔肯雅熱快速測試劑,料數周內可面世。
為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等蚊媒疾病,食環署近期引入「滅蚊新科技孖寶」,大型遙控滅蚊機可以盛載70公升滅蚊藥水,噴灑距離又遠又廣,工人也不用再辛苦背着重重的噴灑器;另一裝置新型捕蚊器「蚊子陷阱」,除了殺滅蚊子陷阱內的蚊幼蟲外,雌蚊同時沾上特製藥粉後,飛到附近積水地點產卵,亦可將蚊蟲幼蟲羽化,雌蚊也會於幾日內喪命。
食環署表示,因應近期的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過去一星期已派員到確診患者居住的觀塘、港島南區及葵青區,以及病人曾到訪地點的250米半徑範圍,展開病媒調查和加強滅蚊工作,防止基孔肯雅熱在本港傳播。
網上公布誘蚊器指數
為讓市民更快掌握蚊患風險,食環署已定期在官網公布誘蚊器指數,增加發放最新數據,提升透明度,又會將原先在分區指數達20%(即第三級)時進行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指數介乎10%至20%(即第二級)的分區,進行詳細風險評估,找出高風險地點,聯同部門同持份者展開密集式、針對性滅蚊行動,同時亦會通知相關屋苑,提醒物管公司和住戶提高警覺,一同做好防蚊工作。
根據食環署公布,8月份第一批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涵蓋13個監察區,當中12個監察區的指數也低於10%,屯門區掃管笏的指數最高達到16.4%。該署已聯同有關部門及持份者,強化滅蚊工作,找出蚊患情況較高的地點,進行密集且具針對性的控蚊。\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