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高才通批出10.9萬宗 兩成從事創科行業

時間:2025-07-24 05:01:27來源:大公报

  圖:二〇二四年六月至今,特區政府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接獲逾十九萬宗申請,當中近十四萬宗獲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回覆立法會質詢時表示,2024年6月1日至今年6月底,「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以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共接獲逾19萬宗申請,當中近14萬宗獲批。

  其中,高才通計劃自2022年底推出以來反應十分踴躍,截至今年6月底共收到約13.5萬宗申請,近10.9萬宗獲批,約3.2萬名屬B類及C類申請者,畢業於海外頂尖大學學士課程;約2.6萬名即約兩成從事創科行業。在「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去年6月1日至今年6月底,入境處共接獲1295宗申請,當中673宗獲批。\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問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獲批來港的申請人中,從事創新科技範疇的人數,孫玉菡回覆,「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分別約7.6萬及5.7萬宗獲批申請中,從事創新科技(創科)相關範疇工作的獲批申請人數目分別為1654及4006;優才計劃下,過去三年成功通過甄選程序的獲批個案約有2.7萬宗,當中8021名申請人背景來自創科相關範疇;「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過去三年共有334位申請人獲批,全數從事創科範疇工作;高才通計劃下,2023年3月起至今年6月底,近10萬宗獲批申請當中有26211名申請人申報其過去工作屬創科相關範疇。

  無意推來港短期工作新措施

  企業若有職位空缺並面對本地招聘困難,可經由「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兩項就業掛鈎入境計劃提出申請,聘用具備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外來人才來港從事短期或長期工作。過去五年,「一般就業政策」接獲逾11.2萬宗申請,逾10.3萬宗申請獲批,當中約6.3萬宗為聘用期少於12個月的短期職位。「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過去五年共收到近8.8萬宗申請,超過7.7萬宗獲批,約3.1萬宗獲批申請為短期職位的個案。兩個計劃中,「藝術/文化」、「康樂和體育」、「學術研究和教育」等行業涉及個案較多。孫玉菡認為上述計劃已能滿足本地企業聘請外來人才來港從事短期工作的需要。目前無意再推出供非香港居民申請來港短期工作的新措施或計劃。

  孫玉菡指出,為應對目前全球教育格局變化,教育局已呼籲全港所有大學為受影響的學者提供便利措施,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面對美國局勢,如何支援本地大學吸引海外頂尖科學家來港發展,孫玉菡回覆,除設置配對資助外,國際頂尖學者、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可按其情況透過合適的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來港,無需再另設人才入境計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