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透視鏡/投訴有門\蔡樹文

時間:2025-07-23 05:01:23來源:大公报

  越來越多的港澳居民通過跨境網購的方式購買內地商品,鑒於兩地部分商品標準有別,難免出現消費糾紛。粵港澳消委會首次聯合發出消費提示,向港澳網上購物消費者發出五大網購貼士。

  在五大網購貼士中,消費者最關心是遇到糾紛時,如何投訴維護權益。由於港人在內地網站購物,屬於境外購物交易,因此,在辦理退貨及索賠時,令事情變得複雜。

  網購一般交易金額不大,曾經有港人在網上購買運動鞋時,收到的貨物並非訂購的運動鞋,訂購一對價值120多元人民幣的運動鞋後,卻收到一對另一款價值人民幣110元的鞋。與網店對話後,對方僅表示再買另一對鞋可給予優惠。若在香港退貨,問題更複雜,廢時失事。彼此間糾纏個多小時後,因為只是「10元8塊」差價,唯有無奈收貨。

  最讓網購者頭痛的是,遇到網購麻煩時,與投訴者對答的,有部分是「AI」,難以立即解決問題。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平台」雖受理投訴,但對港人而言有些遙遠,香港消委會可以發揮更大角色,讓本地消費者更便捷,就地處理及解決糾紛,保護本地消費者權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