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投資推廣署今年首四個月協助二百二十三家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設立總部或擴展業務。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指出,今年首四個月,投資推廣署協助223家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設立總部或擴展業務,按年增長13%,預計首年可帶來超過223億港元的直接投資,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
陳百里指出,在223家企業中,超過四分之一表示在香港設立國際及地區總部,首五大來源地為中國內地、美國、日本、英國和新加坡,行業包括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行業、家族辦公室、創新及科技行業、旅遊及款待行業及消費產品行業。
持續擴闊經貿「朋友圈」
陳百里強調,在關稅戰陰霾下,香港要繼續保持自由港及實行零關稅政策,同時進一步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維繫傳統市場及開拓新機遇,例如中東、東盟和拉丁美洲的市場,擴闊經貿「朋友圈」。特區政府已在海外設立了14個經濟貿易辦事處,連同貿發局和投資推廣署的全球辦事處,香港在全球68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服務範圍覆蓋129個國家,包括新興市場。
另外,陳百里說,不同海外經濟體都需要分散地區風險,香港要以創新破格的手段,吸引這些海外的資金,並幫助內地企業,在關稅戰中重新部署環球供應鏈。特區政府希望吸引這些內地企業來港,建立全球或區域總部,從而強化香港在國際聯繫方面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