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港的士牌價持續跌破新低,市區的士牌價跌至二百二十萬元,新界的士牌價跌至一百六十萬元。
本港的士牌價持續跌破新低,市區的士(紅的)牌價由上月初260萬元,下跌至本月初的220萬元;新界的士(綠的)牌價亦由185萬元跌至160萬元。對比2015年723萬元歷史高位,市區的士牌價10年間累計跌幅達七成。
的士業界人士坦言,七成半的士牌已淪為負資產。有經濟學者分析指,的士服務改革步伐緩慢,司機老化、部分黑的劏客拖累全行形象,在當下互聯網新時代,年輕的士乘客已日比日少。網約出行已經成為當下潮流,衝擊傳統點對點交通服務,加上香港公共交通越來越便利,長遠而言,的士牌價只會持續下挫。\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買樓和炒股以外,香港的士牌過去也是另類投資工具,不乏車行大量購入的士牌出租圖利。多年以來,由於未有政府指定的的士牌照買賣交易所及中央交易紀錄系統,的士牌價及交易資訊往往只能夠透過坊間的網上平台,提供報價及買賣資訊,以及大型車行定期更新網頁報價。
的士保險費用上漲
大公報記者綜合「的士聯合交易所」、「香港的士交易中心」、「香港的士交易所」等平台的數據分析,截至今年五月初,市區的士牌價已跌至220萬元,較2015年723萬元高位暴跌達七成,價值蒸發503萬元。過去十年間,的士牌價拾級而下,其間受2019年社會暴亂、新冠疫情影響而加促跌勢,加上保費、銀行收緊按揭等因素,的士牌價持續向下。
另外,現時的士保險費用上漲至相當昂貴,有的士被拒保,原因包括車齡較長、司機年齡較高、交通意外頻生等,均會增加風險及保險公司成本。根據運輸署數據,香港近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每年約4000至5000宗,僅次於私家車,遠高於巴士及小巴的事故數字。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坦言,現有七成半的士車牌已淪為負資產,部分車主甚至「斷供」或「供完即離場」,舉例有一位車主,約五年前以500多萬元購入一個市區的士牌,最近以200多萬元蝕賣離場,賬面虧損200多萬元。但他認為,現時牌價已經接近見底,市區的士價牌不會跌穿200萬元,新界的士牌價最低只會在130萬或140萬元之間。
學者:市場競爭力下降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分析,現時本港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港鐵網絡覆蓋範圍廣泛,的士需求持續減少,隨着互聯網及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預約出行服務流行,並成為世界潮流的大趨勢,的士失去壟斷優勢,因而影響的士牌價的投資價值。
不過,莊太量指出,的士車租仍未見下調,反映的士車牌依然存在一定的投資回報率。短期而言,的士車牌牌價跌勢稍為緩和,但長遠而言,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有更多不同選擇,面對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士牌價值長遠只會繼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