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人士表示,打卡拍照分享到社交媒體,是全球流行的旅遊現象和行為。香港發達的基礎設施與便利交通,使得部分居民生活區域也吸引大量遊客湧入。要把握這種打卡熱潮和趨勢,可將打卡與文化體驗相結合,提升旅客旅遊體驗的豐富度,同時探索推出特色文旅產品,將「人氣」變「財氣」。
「香港的城市面貌和內地有很大不同,旅客來到香港,感受到明顯的文化差異,他們想把旅遊照片分享給朋友或發到小紅書,肯定要找一些很有特色的景點。」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說,這些港味的新興打卡位,正滿足了他們的喜好和需求。
崔定邦說,「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打卡點串聯起來,西環亦有一大片區域值得旅客去遊玩,如海味街等。」他認為政府或旅發局應該多下功夫,將新興的打卡點與周邊串聯,打造完整的遊玩路線,並向旅客多加推廣,讓旅客發現更多樂趣。同時需完善周邊基礎設施,增加旅客體驗。
對於如何令打卡點成為可持續的旅遊資源,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遠認為,業界應轉變思路,「不該只設計以打卡為主的線路,而是把打卡和周邊的歷史文化結合起來。」他說自己的深度遊行程,也會帶旅客到堅尼地城打卡點,但同時向旅客介紹周邊歷史和故事,例如堅尼地城籃球場的石牆樹是自然與人工建設的巧妙結合、堅尼地城海濱長廊的歷史,讓旅客有深度體驗。他也會帶旅客深入社區,感受當地的歷史、生活和文化。
陳智遠說,要將人氣變財氣,業界可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消費產品,「比如打造特色手信,而非淘寶常見的產品,就算窮遊的遊客也願意花幾十元買個紀念品。」他又認為可在堅尼地城周邊增加更多商業元素。
旅遊達人項明生表示,打卡文化成為全球潮流,不少人會想在社交平台吸「like」而旅行。當這些民間景點成為潮流,旅發局應深入介紹好這些街景的由來和相關行程,「有心人就會停下看完這些故事」。他認為堅尼地城的籃球場亦可舉行周末市集,售賣本地特色紀念品,豐富旅客體驗,吸引消費。\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