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15日發表題為《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不斷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的主旨講話。多名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表示,夏主任的講話一針見血、意義重大。國家安全是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繼續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在行政長官帶領下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守牢國家安全底線,為香港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努力拚經濟、謀發展,打造一個以港為家、倚港興業的安全樂土。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面對現時美國種種無所不用其極的瘋狂遏制打壓,我們須認清楚他們的倒行逆施本質和醜惡嘴臉,不要心存幻想和僥倖,更不要有媚美、恐美、崇美、幻美的糊塗想法,而國家的立場更是十分明確堅定,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只有用鬥爭才能贏得和平、贏得尊重。在此大是大非之前,我們更須團結一致、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這才是中國人應有的風骨和節氣。
穩健金融體系 國家安全護城河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出,每位香港居民都是國家安全的受益者和守護者。而香港穩健的金融體系就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一道護城河。他表示將帶領業界和社會各方,繼續全力配合相關法律的有效實施,確保香港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維護好安全和發展大局,同時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從而在國際貨幣體系扮演更重要角色,讓我們應對全球形勢新格局時更有底氣,爭當錚錚愛國者。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正如夏主任所說,當前香港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依然面臨四大國安風險,包括:外部勢力抹黑;潛逃海外的反中亂港壞分子,繼續在美西方國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本土恐怖主義;以及「軟對抗」。廣大市民必須慎思明辨,警惕防範,絕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保安局局長以及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必定會帶領轄下紀律部隊,加強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分析研判,增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形成協同高效的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格局,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香港的高質量發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國家安全是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構建和諧美好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亦需要從小培養家國情懷。生態安全也是國家安全重要的一部分。空氣、水源、土壤一旦受污染,除了直接影響健康外,甚至會影響糧食供應。保護好環境、保護好生態,既對人民健康重要,也對國家安全重要。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展望未來,正如夏主任所指出的那樣,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有祖國作堅強後盾,港人努力打拚,有高水準安全的護航,香港由治及興必將乘風破浪。深信縱使面對地緣政治越演越烈,單邊保護主義帶來的經濟安全風險,我們只要繼續堅定不移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致力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不斷擴展經貿網絡,帶領商界勇於變革創新,拓展新市場,尋找新機遇,力求促進經貿發展,定能為國家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貢獻力量。
防範脫鈎斷鏈 守護市民健康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夏寶龍主任回顧歷史和現實,提醒香港必須保持警醒,要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國家長治久安、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也關乎發展新質生產力。醫衞局必須持續強化醫療系統,應對傳染病和慢性疾病的挑戰,同時亦會提升生物安全風險治理,防範脫鈎斷鏈之後,國際溝通合作受阻,美國一旦以拯救生命的藥物器械作為醜陋的鬥爭手段,危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市民健康。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對夏主任的講話有深切體會,的確,「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由亂到治?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由治及興?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美好明天?」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之基石,亦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國安才能港安、家安,國家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我們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我們要時刻警惕別有用心的人以各種方式將好事變壞事,把排解民生憂難,帶來社會希望的好政策,以軟對抗手段為居民製造擔憂、恐懼與不安。房屋局在推展各項政策時會保持警惕,努力解說,以凝聚建設社會的最大共識,以專業誠懇的態度,吸納社會的好建議,平衡實際情況及社會需求,為市民安居創造最大空間。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出,在過去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局方會多管齊下,持續加強培訓的質和量,除了全面認識憲法、基本法、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體制和重要政策,以及《公務員守則》載列的12項基本信念和操守準則,亦會進一步把國安教育和愛國教育結合,安排不同形式的考察和參訪活動,以切合各級公務員的培訓需要。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為了防範校園中的「軟對抗」,我們不僅從「強心」出發,加強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還致力提升教師的專業認知和敏感度,建立「強師」隊伍。通過加強學校監察管理,合力築起國安保護網。同時,與社會各界攜手同心,強化跨界別合作,裝備年輕一代成為愛國愛港的接班人,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同抗「軟對抗」 化解風險隱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出,香港作為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並實施「零關稅」政策,面對全球貿易、供應鏈被擾亂秩序,國家安全比任何時候更顯重要。我們要堅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主動作為為一眾企業家、創業者、科學家打造一個以港為家、倚港興業的安全樂土,讓他們可以安心發揮推動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繼續看好香港、支持香港、投資香港。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在新形勢下,民青局必與社會各界攜手化解風險隱患,在全社會形成共抗「軟對抗」的健康局面。正如夏主任所言,每位香港居民都是國家安全的受益者和守護者,沒有「局外人」。每個人、每個社團、每個企業、每個組織,都要正視香港發展和安全面臨的問題,提高警惕、團結一致,保衛香港、保衛國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勞工界和社福界一定繼續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當局去年已完成《社工註冊條例》的修訂,現時正推進修訂《職工會條例》,以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完善系統上的管理,確保社工界別和職工會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乘虛而入,危害國家安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出,局方上下會繼續在行政長官帶領下,堅定維護國家重點領域安全;並以擔當帶領角色,為備受美國加徵關稅無理影響的物流行業,提供更多具體導向,協助業界配合市場轉型,包括開拓新興市場,例如中南美、大洋洲、東盟等;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共同開拓新貨源,開闢跨省物流通道;豁免部分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轉貨物,擴展海轉空、陸轉空等多式聯運模式;善用香港國際化優勢,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擔當好「超級聯繫人」角色;擴大航運及航空網絡,為香港物流業尋找新增長點。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國家安全涵蓋二十個領域,對香港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其中,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民族精神支柱,起着維繫着國家穩定與社會凝聚力的作用。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當局將舉辦一系列專題展覽及公眾教育活動,讓市民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內涵,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全民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