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中國在高端科技發展躍進,能與美國打持久關稅戰。右圖:雷鼎鳴認為,中國只要堅持三招應對,特朗普最終會「縮沙」。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至今兩星期,政策朝令夕改,引發全球貿易與金融市場大混亂。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所長雷鼎鳴向《大公報》表示,認為中國只要堅持三招應對,包括人民幣不貶值、拉攏多國聯盟、國家有底氣夠強,特朗普必定「縮沙」,深信這場仗美國不會贏。
雷鼎鳴認為,關稅戰仍然會「以月份計」持續一段時間,而且特朗普會持續「變招」,中方過去幾年一直備戰,憑着經濟實力,高端科技發展躍進,現時絕對有能力打持久戰。他分析,國家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包括傾力投資在高科技,「如果沒過去幾年高科技的迅速發展,今日中國可能仍處於弱勢,現在計過數能夠打(關稅戰),可以預期中國絕不會退讓。」
雷鼎鳴:堅持三招應對
他認為,中國只要堅持三招應對,這場關稅戰最終美國不會贏。第一、人民幣要維持穩定,不能夠貶值,否則影響輸出產品的價格能力和價格,也可能會削弱消費者信心,並引發資本外逃的風險。
第二、拉攏多國組成聯盟,抗衡美國的「霸權主義」,「中國的產業鏈是全球最完善,歐盟不會刻意得罪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使美方想拉攏歐盟對付中國,亦難以成事。」雷鼎鳴認為,全球經濟高度互聯的情況下,美國「霸權主義」的做法,只會引發更多國家的反感。
他指出,中國已經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東盟十國、澳洲、新西蘭、日本和韓國聯通起來,中國只需要跟其他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為RCEP其他成員提供進入中國的渠道,為美國主導的環球貿易提供另一個選項,就可以抗衡美國。
「第三,國家要有底氣、要夠強大。」雷鼎鳴認為,現時中國不論科技、經濟、軍事實力,已經突飛猛進,引述研究機構報告指出,中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科技領域方面,低空、天空和太空領域的突破性發展,高端科技發展較過往成熟;經濟方面,中國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5%,雖然關稅戰持續,或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步伐,預期國內政策可能將更集中於刺激內需,仍然可以保持滿意的經濟增長。
美債受衝擊 特朗普定「縮沙」
雷鼎鳴認為,中國有實力,只要不退讓,形勢就會呈現「老鼠拉龜」局面,現在特朗普破壞世界的自由貿易體制,意圖將中國孤立,令全球化走上回頭路,最終最受影響是美國人,「事實上,關稅政策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及嚴重通脹,也對美國國債構成巨大衝擊,預期美國國債沽壓持續增加,成為特朗普的『痛處』」。他預期,這場關稅貿易戰,特朗普必定「縮沙」,美國最終也不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