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家安全展覽廳開放以來,已成為國安教育的重要場地,展覽讓參觀者在動靜結合的環境中學習國家安全知識。\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香港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既是法律責任的履行,也是社會共識的凝聚。」今日(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的第五年。五年來,在法律實踐與宣傳教育雙軌並進下,從學校到社區,香港社會各界積極配合,將國家安全教育扎實融入市民生活當中。
今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多彩多姿,從莊重的升旗儀式,到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的開放日;從學校裏的創意工作坊,到全港18區的熱鬧活動。地區國安導師亦全體出動,精心策劃國安教育活動。國家安全展覽廳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在體驗過「沉浸式學習」後,市民同聲表示,國安、港安、家安,國安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全社會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香港由治及興的路才能越走越順。\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李慧妍
香港特區國家安全展覽廳自2024年8月開放以來,已成為國安教育的重要場地。館內設有六個展區,包括「國安港安、家安民安」、「祖國與香港」及「國安與你息息相關」等主題,透過視頻、展品、3D懸浮技術及互動遊戲等方式,讓參觀者在動靜結合的環境中學習國家安全知識,深化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表示,今年適逢《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一周年,相關活動將更具創新性與互動性。例如,「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十周年」專題展覽新增了新法規解讀板塊,通過互動形式幫助市民理解條例在防範分裂、顛覆及恐怖活動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國家安全教育的核心意義在於通過教育提升全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強化「一國兩制」下的憲制責任,同時培養市民的國民身份認同。劉智鵬強調,國家安全不僅是國家主權的體現,更是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
國安與個人生活休戚與共
他進一步指出,國家安全絕非抽象概念,而是真實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回顧2019年修例風波對香港經濟及法治的打擊,提醒市民國家安全與個人生活休戚相關。他強調,國家安全涵蓋公共衞生、網絡安全等多個層面。例如,新冠疫情期間,中央政府在公共衞生領域對香港的支持,彰顯了國家安全中的「公共衞生安全」重要性。同時,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威脅市民的私隱及財產安全。他認為,維護網絡安全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保障市民利益的重要舉措,國家安全本質上是人民安全的「保護傘」,二者互為表裏,唇齒相依。
學界也積極響應,推出多項別具創意的活動。如「國。家。我」全港校際及團體短片製作培訓及比賽,參加者不僅能參與反恐演習,親身體驗專業部隊的應變措施,還可通過講座及交流環節學習國家安全知識。還有「國安好學生問答比賽」、「童軍國家安全日」等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深入了解國家安全的概念。此外,各區還舉辦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親子嘉年華,為不同年齡層的市民提供參與國安教育的機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學校已透過多樣化形式推動國家安全教育,讓年輕一代逐步加深對國家安全的理解。他強調,未來的國家安全教育應更加注重與學校課程的深度融合。目前,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已採取全方位、全覆蓋、跨學科的策略融入日常教學,但仍有改進空間。他建議政府加強跨學科協作,使學生從歷史、地理、科學及音樂等多角度理解國家安全的內涵,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辦教師工作坊 提升教學質素
黃錦良還特別提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是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關鍵。他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資源與工作坊,幫助教師靈活融入國家安全議題,使教學內容更具啟發性與實效性。同時,他對未來香港各界在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合作充滿期待。他指出,國家安全教育需要全社會參與,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團體應共同努力。例如,政府應完善課程體系並提供資源支持;社會團體可組織更多公眾活動;學校則應與家長加強合作,透過創新教學方法深化學生對國家安全的理解。
劉智鵬最後指出,「香港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既是法律責任的履行,也是社會共識的凝聚。」他認為,從學校到社區,從傳統安全到非傳統安全,香港正在構建多層次的教育網絡,通過創新實踐推動國安教育的全面普及。然而,面對全球化與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挑戰,香港仍需在師資培訓、課程整合及實踐參與方面持續突破。他強調,唯有將國家安全意識深植於市民生活的每一環節,才能實現「國安」與「民安」的有機統一,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和穩定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