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聯會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舉行「五一倡議」記者會。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本周四是五一勞動節,工聯會昨日發表「五一倡議」,以「完善權益保障,肯定勞動價值,提升勞動力質素」為主題,提出六項主要勞工政策倡議,促請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亦要正視當前的勞工權益問題,完善勞工保障政策。
六項倡議包括,持續優化強積金制度,完善積金易平台;立法保障平台外送員權益,推動三方協商機制;優先保障本地就業,嚴格監察輸入人才及外勞計劃;立法規管建築設計安全,成立關懷傷亡援助基金;進一步加強本地人才培訓,助力八大中心發展;以及政府帶頭取消外判,保障基層勞工權益。
優化強積金制度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認為,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對於打工仔來說是好消息,積金易平台上線亦方便打工仔管理強積金賬戶,值得肯定,但政府早前承諾的代供安排仍未落實,穩健回報且收費低廉的強積金計劃未有時間表,強積金供款的上下限已十多年沒有調整,故促請政府履行承諾,盡快完善優化強積金制度,讓打工仔安享晚年。
他又指出,現時政府大量採用外判制度,不少數據表明外判服務已無法節省資源,同時也導致外判工友面臨就業不穩定,工資偏低、工時過長、難以累積年資等問題,嚴重損害其應有權益,市民並得不到好的服務,贏的只有外判商,造成三輸一贏的局面。特區政府應以身作則保障勞工權益,帶頭取消外判,建議成立非盈利公營市政服務機構。
從事飲食業的余先生表示,政府擴大輸入外勞已對本地市場造成衝擊,飲食業工友大多面臨「無工開」、「薪酬受壓」的情況,部分僱主為了降低成本,趁機解僱本地員工而聘請外勞。他不希望政府繼續無節制輸入外勞,令本地工友的就業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