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及大灣區執業律師、廣州及東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譚雪欣表示,大灣區的仲裁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提供涉外法律服務方面。隨着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區域合作的進一步加強,仲裁作為解決商業糾紛的有效途徑,越來越受到重視。譚雪欣指出港籍律師在大灣區的仲裁活動中擁有多項優勢:首先,香港的法律體系和國際標準為他們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使他們能在跨境商業糾紛中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其次,港籍律師普遍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能夠滿足國際客戶和多語言環境的需求;再者,港籍律師擁有豐富的仲裁經驗,能夠有效促進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
譚雪欣認為,隨着越來越多的港籍律師參與進來,仲裁的專業性和國際化將進一步提升,這對於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和吸引外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她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合作機會,助力大灣區成為國際仲裁的熱點。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陳曉峰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充分利用「一國兩制」下的三法域優勢,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最受歡迎的仲裁及爭議解決中心,並擁有頂尖的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業人才。隨着越來越多香港律師成功擔任大灣區律師,推動了大灣區的互動,以及企業與法治的融合發展,國家也支持內地更多地採用「港資、港法、港仲裁」的模式。香港律師擔任仲裁員的趨勢日益明顯,展望未來,香港律師將更好地發揮作用,融入最新的法律科技和國際視野,高效解決跨境及跨法律領域的爭議,推動經濟發展,加強內外循環,幫助企業「併船出海」,同時吸引資金。\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