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收費架構改革,消息稱,急症室按緊急程度分級收費,危殆及危急病人傾向免費,非危重病人收費由現時180元增至約300至400元。為減輕長期病患者負擔,每名病人門診住院付費會封頂,診金連藥費每年最多支付約1萬元。
現時政府對公立醫院求診者的補貼比例近98%,全球最高。人口老化令政府公共醫療支出大增,庫房承受極大壓力,公立醫院收費架構改革勢在必行。
公立醫院收費架構改革,簡而言之,是按不同服務收取不同費用,「加價」勢在必行。關鍵是收費是否在普羅大眾可負擔範圍,以及不會出現有病無錢醫治的情況。
公立醫院一年診金封頂1萬元,不少家庭完全負擔得起。然而,對沒有收入的退休長者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特別是60年代前後出生的長者,不少人沒有退休金,即使政府在2000年12月實施強積金制度,只有約20年供款期,由於供款期太短,實際累積的強積金只有數十萬元,他們是數着銀包的錢過日子。收費架構改革如何幫助退休人士及設定保障線?是社會關注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