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創意校園」昨日舉行開幕典禮。
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創意校園」於昨日舉行開幕典禮,新校園為超過1700名學生提供宿位,並設有多個有關創意領域的設施與教室,將成為浸大推動創意教育與研究的基地,助力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將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並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家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意藝術人才。\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
馬會捐4.5億興建 設1726宿位
賽馬會創意校園位於九龍塘聯福道,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4億5200萬港元興建。新校園擁有四座學生宿舍,組成CARE舍堂村,提供1726個宿位,包括單人房及雙人房。其中有約400個單人房,主要開放予研究生使用。
校舍上半部分為宿舍空間,下半部分為創意中心,以支持大學研究發展。兩者之間以學生活動中心作為過渡,形成一個融合教學、學習、住宿及互動的多功能空間,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與學習體驗。
新校園內設有「賽馬會點子坊」,浸大音樂學院進駐於此,配備音樂、電影及其他創意領域中先進的設施,包括賽馬會白盒實驗空間,冀推動跨學科發展。
白盒實驗空間 可創造4D音效
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潘明倫介紹,校園內的白盒實驗空間,配備多達70個喇叭,能夠創造出多種4D環繞聲效,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音效體驗。學生可透過先進的設備和專業軟件進行混音及製作錄音,充分發揮創意與技術的結合。
錄音設施方面,潘明倫透露,新校園擁有全港最大、最高規格的錄音棚,具備可調節的殘響時間,滿足不同的錄音需求。其中錄音室5可同時容納100人,進行大型樂團錄音。
潘明倫表示,新校不僅限於音樂學院學生使用,大樓內設有12個大型「未來班房」,配備高效能及智能化的設施供全校學生使用。而班房主要用於安排與創意相關的學科,並強調「創意」不僅限於藝術領域,更涵蓋商業、科學等多方面。他形容校園是一個非一般的藝術學院,學生學習傳統音樂知識外,也將學會和AI共存,寄語學生不要懼怕「人機合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正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而新校園會發揮關鍵作用,提供充滿活力和創造性的學習環境,成為入讀的優勢。
浸大校長衞炳江於開幕典禮上指出,「賽馬會創意校園」融合學習、生活及社交功能,為學生提供孕育創意及合作的機會。
另外,本港三間大學已於17日提交第三間醫學院建議書。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黃英豪表示,浸大有自己的特色,又指浸大負責管理香港唯一的中醫醫院,多年來培養了大量中醫藥人才。同時,浸大在生物製藥領域亦為業界輸送眾多專業人才。他形容有競爭是好事,反映本港目前急需增加醫學教育資源,以培訓更多醫學界人才。浸大校長衞炳江表示,浸大是一個好學生,若有面試校方會好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