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課程導師竟變身海外物業推銷員

時間:2025-03-18 05:01:42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消費者委員會在今年首兩個月內,接獲94宗涉及教育服務的投訴,不少投訴個案涉及課程內容貨不對辦,或被額外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有投訴人花費48000元報讀理財課程,廣告標榜由星級導師傳授「資產增值策略」,但實為推銷報讀者投資海外物業。

  消委會表示,留意到社交媒體已成為業界常用宣傳渠道,多以報讀課程可享有「百分百退款保證」、「實證成功,保證回本」、「個人化一對一指導」或「即日報名可獲限時優惠」等內容作招徠。

  舉例一宗投訴個案,投訴人斥資87000元學費,報讀「社交媒體廣告營商」線上課程,獲承諾分10期繳付學費,每月課程成本8700元。課程顧問報稱,曾有學員三個月內成功賺取100萬元,即日報名更可享有「100%退款保證」。

  「100%退款保證」不兌現

  投訴人上課四個月後,需購買大量額外電子輔助工具,每月需額外投入約1400元成本,引用「100%退款保證」要求退款。惟該公司拒絕退款,在消委會介入後仍堅拒,消委會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

  另一宗個案,投訴人花費48000元報讀理財課程,該公司標榜課程為學員進行「個人資產優化分析」,以及可與「星級導師」面對面請教投資心得,為其度身訂造一套「資產增值策略」,實為建議投訴人自行投資海外物業,或支付10多萬元由該公司代勞。投訴人要求退款,經過六個月仍未獲實際回覆,直至消委會介入,才獲退回全額學費。

  第三宗個案,投訴人獲網友贈送免費電子學券,可用作參加五天「人生課程」,與課程負責人會面時,才知悉要求先繳7800元按金,對方承諾完成課程後會以支票形式退款,後來才發現屬騙案。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擇進修課程時,應先深入了解課程內容及安排,保持理性,避免不慎消費,甚至誤墮騙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