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行政長官李家超(右)昨日在禮賓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會面。右圖:行政長官李家超(右)昨日在禮賓府與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會面。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為港澳未來發展指路引航。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到大灣區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先後聽取港澳特區官員介紹政府經濟工作的部署。調研考察傳遞出一系列重要信息。
「要牢記時不我待的緊迫性,抓緊時間和機會,用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功能,積極和主動與大灣區城市聯動合作,推動灣區一體化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自哈爾濱返港後,馬不停蹄忙於「頭腦風暴」,繼前日同特區司局長開會提出七點指示後,昨日他接連與澳門特首岑浩輝及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會面,就深化兩地合作,共同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意見。\大公報記者 陸九如、李清
去年12月就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區)行政長官的岑浩輝首次訪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4日)在禮賓府與岑浩輝會面。李家超在會面時提到,香港和澳門同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同享「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兩地情同兄弟,人文交流頻繁,經貿往來密切。他說,「一國兩制」是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香港會繼續和澳門共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香港和澳門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能夠優勢互補,共同參與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讓港澳兩地民眾享受經濟發展成果。
港澳情同兄弟 能夠優勢互補
李家超說,香港和澳門在經濟、跨境基建、旅遊和文化等領域一直緊密合作,港珠澳大橋更大大拉近兩地的距離,促進了港澳更緊密的交流和互通。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港珠澳大橋跨境交通安排和措施,讓大橋發揮最大的經濟和運輸效益。此外,港澳兩地政府於去年7月合作推出的「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服務」,為兩地居民帶來更快捷、方便的出入境體驗,進一步便利兩地人民交流。
在推動旅遊業方面,李家超說,香港會與澳門攜手拓展港澳「聯線同遊」市場,亦會與包括澳門在內的大灣區城市攜手打造面向區域及國際市場的大灣區旅遊品牌。李家超亦歡迎岑浩輝昨早到訪位於香港科學園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以及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展覽,了解香港中醫藥科研和文化旅遊方面的發展。他期待未來與岑浩輝繼續就加強港澳兩地在各範疇的合作交流意見。
李家超相信,在岑特首的領導下,澳門和香港會進一步攜手合作,實踐習近平主席在澳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着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着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穗港澳共辦全運會意義重大
同日,李家超在禮賓府與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會面,就深化香港與廣州市合作交流意見。李家超表示,香港會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與廣州優勢互補,並攜手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李家超強調,港穗兩地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多年來在官商民各個領域保持緊密合作。今年共同承辦的十五運會,為大灣區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意義重大。特區政府將貫徹「簡約、安全、精彩」的原則,全力以赴,協同努力。
此外,李家超提到,《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提到「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位,肯定了大灣區在全球創科領域的領先地位。而在南沙開校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2023/24學年迎來了首屆本科生,培育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範疇的人才,助力港穗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為建設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李家超說,香港會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與廣州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港穗高水平合作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把政府、市場、社會力量有機結合
在昨日的兩個會面中,「大灣區融合發展」、「互利共贏」、「優勢互補」等,都成為會面交流的的關鍵詞。事實上,特區政府正在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李家超12日剛結束其在哈爾濱六日的訪問行程返港,13日便召集司局長開會聽取匯報,總結夏寶龍的指導和意見。他要求官員按這些理念和重點項目,謀劃具體工作計劃並盡快執行落實,展示特區政府改革、創新和破局的決心,李家超強調,「要牢記時不我待的緊迫性,抓緊時間和機會,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開拓新興市場。」
李家超在會上要求各司局長緊抓包括北部都會區與河套深港創新合作區在內的重點項目,強調發展北部都會區要簡化程序,把政府、市場、社會力量有機結合,盡快讓首批產業進駐;發展河套深港創新合作區要以創造創新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便利園區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強化航運和港口發展要大力提升港口軟硬件,加快港口綠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打通更多貨運路線和航線增加貨源貨量,與大灣區內的港口有更多互惠合作,聯動發展、提升高增值航運專業服務、提升港口競爭力;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要推動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開拓國際黃金交易中心與金融合作區域網絡,做好維護金融和經濟安全工作;進一步強化貿易中心地位要把握電子商貿的發展,推動企業進行升級轉型,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全力「招商引資」,促進企業落戶香港,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
今年是香港加快由治及興進程的關鍵一年,正如特首所說,香港社會各界都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事實上,「加快發展」已成為香港社會各界的共識。只要以務實作為的態度、高效行動起來,解放思想,拆牆鬆綁,善用「兩制」之利,香港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