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商業禮品公司的黃思思(右)和余倩忻(左)介紹利是封的新材料和新設計元素。
利是封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代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以布料製作的宮廷利是封,但民間利是封一直都是以紙張作材料。清末時,才出現以竹宣紙或粗宣紙染紅而製成的利是封,民國初年時的利是封多數使用朱砂紅紙。
刺繡擊凸雕花鐳射工藝百變
隨着時代的變遷,利是封的用紙越來越講究,種類也越來越多,有書紙、粉紙、花紋紙等。1960至70年代,香港塑膠工業發展蓬勃,塑膠利是封應運而生,除了正常的長方形封,還有一些圓形的小型封,專門用來裝硬幣。不過,塑膠的氣味濃烈,若受潮會令燙金脫落,因此塑膠利是封「存活」了約十年後,便慢慢失去蹤影。
印刷技術不斷發展,現今的利是封不論是從紙張,還是設計等方面都是推陳出新:刺繡、擊凸、雕花及鐳射等工藝百花齊放,創意不斷。而為了響應環保,很多機構在訂製利是封時,會選用經過「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紙張,方便春節後進行回收。
另外一個體現環保的改進就是利是封的封口方式,一般分為「神奇自貼膠口」及「插口」兩大類別。1980年代以前,還沒有「神奇自貼膠口」,老一輩或是用訂書機將封口釘住,或是用漿糊、飯粒黏住封口。而自貼膠的黏力維持不太久,其後「插口」利是封逐漸流行起來,也更為環保。
設計功能獨特成收藏品
利是封的形狀與尺寸方面,除了常見的方形和長形,也多了很多不規則的形狀,如圓形、心形、燈籠形及糖果形等。現代的利是封設計不再局限於裝錢的功能,設計師們還賦予其更多的實用性。例如,一些利是封設計成小巧的筆記本,裏面可以記錄重要事項;有的利是封還帶有卡片插槽,可以放置名片或信用卡,方便攜帶。
隨着設計的不斷創新,利是封的收藏價值也逐漸提升。特別是一些限量版的設計,因其獨特性和稀有性,成為了收藏家的心頭好。例如,每年的生肖限量版利是封,因其獨特的設計和有限的發行量,成為了收藏市場上的熱門商品。
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