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地質公園是什麼?
範圍
•分布在兩個園區內
•西貢火山岩園區:六角形岩柱分布廣泛,具有國際地質重要性。主要景點包括萬宜水庫東壩(見圖)、糧船灣、橋咀洲、果洲群島、甕缸群島、大浪灣、滘西洲、鹽田梓。
•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沉積岩。主要景點包括黃竹角咀、印洲塘、荔枝窩、吉澳、鴨洲、東平洲、馬屎洲、荔枝莊、赤洲。
景觀特色
六角岩
•一億四千萬年前,劇烈的地殼活動導致香港東南面形成一個大型火山。火山爆發﹑崩塌,形成直徑約20公里的破火山口。大量火山物質堆積並冷卻收縮,形成六角形火山岩柱。
•岩柱的直徑平均為1.2米,最大可達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達100米。
•世界各地常見的六角岩柱大多是玄武岩,香港的是流紋質凝灰岩,非常特別。
【主要觀賞點:糧船灣、甕缸群島、果洲群島】
沉積岩
•顏色豐富,有層次感,紋路有水平、傾斜,像一幅畫。
•保存了很多在形成時的訊息,例如赤洲的紅色沉積岩,反映當時的氣候相當乾燥。馬屎洲的沉積岩造型複雜,有「地質畫廊」之稱。
•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例如赤洲的恐龍化石。
【主要觀賞點:黃竹角咀、赤洲、荔枝莊、馬屎洲】
人文風景
•地質公園由許多半島及海灣形成,自古吸引無數漁民聚居,逐漸形成村落。
•不同村落有不同的宗教文化,例如滘西洲島村民信奉洪聖大王(見圖),鴨洲信奉基督教。
•鴨洲地標海蝕拱是打卡熱點。島角落一塊岩石被海水侵蝕,露出一個圓孔,像極了鴨子的眼睛。
【主要觀賞點:滘西洲、吉澳、鴨洲】
資料來源:大公報記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