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洪水橋「樂翹軒Ⅰ」疑滲水 房協:積極跟進

時間:2024-12-05 05:01:24來源:大公报

  左圖:房協人員量度天花及外牆濕度,以了解滲水情況。右圖:以組裝合成法(MiC)興建的「樂翹軒Ⅰ」被質疑組件移位,房協解釋是封膠位置手工問題,強調不影響樓宇結構安全。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房屋協會為協助安置受政府清拆行動影響的住戶、在洪水橋採用組裝合成法(MiC)興建的專用安置屋邨「樂翹軒Ⅰ」,業主自上月開始陸續收樓,但有業主發現單位天花有疑似滲水痕跡、單位組件外牆疑似「移位」等,擔心樓宇結構有問題;有KOL在網上發放視頻,指現場量度牆身濕度「爆錶」。房協表示,單位組件並無「移位」,而是封膠位置手工問題,強調不影響樓宇結構安全;滲水測試結果亦符合政府要求。為令業主安心,房協已成立特別小組,加強與業主溝通,跟進執修,消除業主疑慮。

  「樂翹軒Ⅰ」是房協在北部都會區的首個專用安置屋邨,屬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提供300個住宅單位,現已出售122個單位,至今120個單位的業主已收樓。

  外牆封膠欠佳非移位

  大公報記者昨日在「樂翹軒Ⅰ」現場觀察,從地面向樓宇仰望,整體較平整,但低層單位組件之間有一處位置呈現輕微不整齊,惟不影響整幢樓宇的垂直度,部分樓層間的填充料未有抹平。

  元朗區議員黃紹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收到四、五位業主反映,曾找顧問公司用儀器測試牆身濕度,讀數超過70%,廚房和廁所天花有滲水痕跡。在高層、低層單位望到外牆部分組件約有10毫米的「移位」,令業主感憂慮。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表示,95個已收樓住戶已呈交執漏清單,涉及地磚、牆磚、牆身油漆、腳線、門框等瑕疵問題,反映手工不理想。房協承認手工粗糙,可做得更好,強調單位組件沒有「移位」。

  至於滲水問題,張冠華稱,每個組件在廠房製造時,針對廚房、浴室與窗戶進行「試水」;組件運抵工地後,再針對外牆窗戶和組件接縫(即碰口的唧膠位)「試水」,在交付單位前的最後驗收,也沒發現滲水。他表示,歡迎與業主一起入屋測試,希望盡快幫助解決執修問題。

  房協稱,近日已成立由承建商、工程顧問及房協代表組成的特別協調小組,現正約見幾名業主,跟進單位執修,答疑解惑,期望消除公眾對MiC的誤解和疑慮。工程人員已為多個單位完成修繕工程,房協再次檢查認為妥善滿意,稍後會跟業主驗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