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下,市民要習慣使用替代品,政府「截塑」網站列明不同餐具的替代品,大部分塑膠餐具可改用木、竹、植物纖維連水性塗層的即棄餐具,亦可以使用可重用的餐具。
今日起,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餐具等禁止銷售,堂食或外賣亦不准使用;酒店禁止免費供應膠柄牙刷、浴帽和即棄樽裝水等,派對或演唱會使用的打氣棒、派對帽、熒光棒等,亦禁止銷售。
另外,八類產品亦禁止銷售和免費提供,包括膠柄棉花棒、氣球棒、熒光棒、派對帽、雨傘袋等;以往常見於快餐店的非醫療用透明手套,以及宣傳用的塑膠包裝紙巾,可以繼續銷售,但不可免費派發。
替代品方面,除了即棄餐具改為用木、竹、植物纖維,膠柄棉花棒要改用紙製或木、竹蔗渣製。氣球棒可用紙板手握、紙製氣球棒取代。至於以往商場免費派發的雨傘袋,環保署建議改用雨傘除水器或可重用雨傘袋。
市民必須留意,預先包裝在食品或飲品上的餐具,例如是紙包飲品上的即棄膠飲管、雪糕內的小膠匙等,則不受管制。至於其他即棄塑膠,在特定情況下銷售或供應相關產品可獲豁免,包括用於法證科學化驗、科學研究或實驗、醫治或醫療程序、進食藥物、用於轉售用途、製造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