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視劇《我的後半生》改編自王蒙的中篇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劇集名稱一度稱為《老爸去相親》,正式放映後正名為《我的後半生》。我覺得《我》的名稱確實較能反映劇集的內容和精髓。大部分人的一生,前半部營營役役,為自己及家人付出百般心力;後半部雖然已近黃昏,但只要保持心靈健康,仍能活得精彩,並可進一步追求幸福。
《我》劇的男主角是退休文學教授沈卓然。晚年時候,沈卓然的老伴靜敏因為癌病去世,餘下卓然與兒子沈青、媳婦劉麗娜及孫子多樂對戶而居,女兒沈黛在外國居留工作。成為鰥夫的卓然終日鬱鬱寡歡,兒媳於是想為老人家再續姻緣,好讓老人家晚年仍有生趣。由是,七十歲的卓然被安排相親,在日常生活亦巧遇不同女士。三十六集《我》劇大致分為四個段落,一方面述說卓然先後遇到四位不同個性的紅顏知己,當中個別知己甚至達到談婚論嫁階段,最終卻都未能修成正果。另一方面,透過沈青及劉麗娜,以至卓然兩位相近年紀的好友老苟和丁院長,不同年齡層的生活際遇,反映人生應該好好珍惜當下。
卓然與四位女士的相交故事,彷彿代表着大部分長者晚年時期特別需要的生活元素。卓然病倒住院,認識了中年護士長連亦憐,她對卓然小心照顧,對於病榻上的長者可說是守護明燈。經過友人介紹,卓然後來認識了同樣是知識分子的聶娟娟教授,二人在精神上可作深層次交流。再往下來,卓然在公園認識退休公務員呂原,精力充沛的呂原令卓然明白健康身體的重要性。最後,與亡妻樣貌相似的樂水珊成為卓然的傾慕對象,可是水珊原已心有所屬,令卓然最終只有空歡喜一場。
故事內容似是老生常談,透過輕鬆風趣的情節,以及多位資深演員的表演,《我的後半生》成為二○二五年初的精彩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