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機遇灣區/河套深園孵化逾200高端科研項目

時間:2025-04-25 05:02:45來源:大公报

  4月24日,中宣部「機遇灣區」主題採訪團深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下稱河套深圳園區)、香港科學園深圳園區,探秘深港兩地科技企業協同創新成果。記者們實地走訪了華力創科學(深圳)有限公司、港華能源創科等高端科創企業,發現河套深圳園區正逐漸形成「技術原創─跨境轉化─全球拓展」的完整鏈條。

  依託國務院賦予的深港科技創新開發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三大發展定位政策,河套深圳園區已集聚超440家科技企業,孵化200餘項高端科研項目,加速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超級接口」,無懼海外競爭,以硬核技術突圍國際。\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李薇(文、圖)

  遠眺香港北部都會區及河套香港園區發展風貌後,採訪團來到河套深圳園區的港華能源創科公司,參觀了解公司在儲能、氫能、光伏節能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港資企業(香港中華煤氣)成立的清潔能源應用研究機構,公司2023年落戶河套以來得到河套發展署在人才引進、科研政策、場地空間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與港高校合作 成果落地河套轉化

  港華能源創科副總裁周軍表示,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平台區位、資源優勢,公司已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優秀青年研發人才。河套深圳園區科創氛圍自由、開放,公司已先後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建設「高效儲能技術聯合創新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建設「零碳智慧園區虛擬電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港華能源創科光伏與節能研發中心主任周川哲表示,背靠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的支持,公司目前與香港高校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將高校科技成果落地河套深圳園區轉化,「內地有龐大的市場和廣泛的應用場景,香港技術成果可以在內地市場進行有效驗證和推廣。」

  「我們的技術能卡別人『脖子』」

  華力創科學(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設立在河套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傳感器企業,該司CEO魚晨也表示,對於科創企業而言,在河套合作區可以發揮「引進來」及「走出去」的雙重優勢。「引進來」指引入香港優秀的科研人才,而「走出去」指的是企業利用香港的平台將產品推廣到全球其他市場。

  華力創科學公司開發的直徑僅8.5毫米的Photon Finger傳感器引起記者們的注意,它首次將UV傳感器的尺寸壓縮到毫米級,比人類手指的觸覺神經更靈敏。2024年量產時,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供應商都跑來談合作。「我們首創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無需依靠美國,我們的技術能卡別人『脖子』」。魚晨介紹,公司完全不擔心海外競爭,未來目標是把產品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周軍認為,行業供應鏈的製造業端目前受貿易戰衝擊不小,但港華能源創科是技術類企業,其上游供應鏈採購端的價格會急劇下降,帶來利潤率反而會有所提升。周川哲透露,港華能源創科未來會以技術「出海」的方式、與境外研究機構及企業開展本土化合作,降低貿易戰負面影響。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