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甯漢豪表示,在未來十年的熟地預測供應量預計合共約3000公頃,當中接近六成、約1700公頃將來自北部都會區。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政府持續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在施政報告措施記者會表示,未來十年有接近六成熟地供應來自北部都會區,區域內未來三個「片區開發」模式試點,現已完成土地用途規劃的法定程序,具體選址和界線等細節將在今年底出台,預計明年將為首個片區展開招標。
甯漢豪表示,在未來十年的熟地預測供應量預計合共約3000公頃,因應不同項目的進度,每年由150公頃至450公頃不等,當中接近六成、約1700公頃將來自北部都會區。未來北部都會區將採取試行「片區開發」模式,政府目前已物色了三個片區,分別位於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厦村,以及粉嶺北三個新發展區,每個佔地約10至20公頃,會包含私人住宅發展項目和公共設施地帶等。
甯漢豪表示,三個片區的土地用途規劃已經完成法定規劃程序,當局計劃在收回土地後公開招標,由投得片區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公共設施建成後交回政府營運,希望透過這種市場參與,讓整個片區能夠提速落成。她指出,當局會在今年年底前,陸續開始為三個片區展開市場意向調查,到時會出台具體選址、界線及有何設施等細節,爭取明年內為首個片區正式招標。
她透露,當局亦正探討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營運個別產業園區,讓政府可以主導和參與營運,當局會先用洪水橋或厦村新發展區內部分物流用地作為研究場景。她表示,透過市場意向調查,政府可取得較準確的市場情況,以便釐定招標條款,增強政府推行計劃的信心。
在交椅洲人工島方面,甯漢豪表示,當局會在今年年底前,為人工島提交填海方面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以便明年完成法定環評程序,爭取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展開填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