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收回公屋翻新 部分需時逾百日

時間:2024-09-20 05:01:30來源:大公报

  圖:就當局收回公屋單位翻新以再作編配的流程和安排,申訴專員正邀請公眾提供資料或意見。

  公屋輪候大排長龍,最新平均輪候時間達5.5年。申訴專員公署將主動調查房委會及房協收回及翻新公屋單位的安排,期望加快流轉。房屋署正檢討處理翻新空置單位的流程及標準,以加快工程進度,並預計在年內完成相關檢討。

  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建議,政府可以為翻新工程定立緊急和優次,縮短翻新的整體時間。\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上年度房委會編配了約23600個單位,當中包括約19700個回收單位,現時翻新一個空置單位的工作指標為44天。公署留意到過去三年,翻新空置單位的平均所需時間接近這個目標,但有少部分單位超過100天才完成翻新,最長時間的一宗個案更達197天。

  指標44天 最長需時197天

  公署認為,房委會與房協收回及翻新公屋單位的流程是否妥善及具效率,直接影響到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能否盡早入住公屋。公署將詳細審研房屋署與房協收回公屋單位的整個流程及安排,包括翻新單位再作編配的具體工序、租戶就「遷出通知書」提出上訴的程序,以及對被收回單位戶主遺留物品的各種處理方法,並在有需要時提出適切改善建議。公署歡迎市民以書面提出意見,可於10月14日或之前遞交意見。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梁文廣分析指出,導致公屋翻新工作有些微延遲的成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由於近年來政府不斷打擊濫用公屋,單位回收量上升,以致公屋翻新工作量增加;再者是近年來建造業人手短缺,尤其是油漆及泥水工人的短缺情況更為嚴重,以致承辦商在翻新單位時亦面對不少壓力。他認為,房署平均翻新時間仍維持在40多天左右,情況不算惡劣,但可以改善。

  倡定翻新優次 縮減整體時間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柯創盛認為,有少量單位需較長時間翻新屬於合理範圍,因為翻新單位時或會遇到較複雜問題,例如單位有滲水問題,工人就需要更多時間去修復。他認為政府可以適當地將翻新工程定立緊急和優次,着力將較簡單的工程優先處理,以此縮短翻新單位的整體時間。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在立法會回覆梁文廣質詢時透露,去年收回的公屋單位多達1.5萬多個,較過往的每年約萬個多出55%。過去三年整體翻新公屋空置單位,平均需時45日,當中有單位最快19日內完成翻新,但約有1%的單位超過100日才完成,最長197日。

  考慮到未來需要處理更多因購買資助房屋而騰出的空置單位,房屋署正檢討處理翻新空置單位的流程及標準,以加快工程進度,並預計在今年內完成相關檢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