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故事/紅磡社區客廳啟用 實現「劏房變睡房」

時間:2024-07-12 04:02:18來源:大公报

  圖:社區客廳設有煮食區,提供完善煮食用具,方便劏房家庭使用。\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政府「社區客廳試行計劃」下,第二間位於紅磡的社區客廳昨日開幕,預計三年營運期內,目標惠及400個劏房家庭,目前已有100個會員。大公報記者昨日現場直擊,紅磡社區客廳提供煮食區、洗衣閣、自修空間等設施,與首間設於深水埗的社區客廳的設施相若。

  有居住紅磡劏房的單親媽媽表示,期望社區客廳讓子女做功課與溫書有更好的空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出,社區客廳設施齊備,更重要的是有家的感覺,市民甚至可以在此沖涼、洗衣、乾衣,回到劏房即可直接休息,真正實現「劏房變睡房」。\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伍軒沛(文) 鄧浩朗、麥潤田(視頻)

  紅磡社區客廳設於崇安街的商場一樓,實用面積約3200平方呎,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營運,信和集團及黃廷方慈善基金提供場地,關愛基金提供項目資助。記者昨日現場直擊,內裏設有學習及多媒體室、用餐區、煮食區、洗衣乾衣區以及淋浴間等。而現場設有屏幕,供合資格人士申請成為會員,並可供預訂設施。社區客廳另有提供暫託和義工等服務予合資格的劏房戶。

  朝11晚10時開放 全年無休

  深水埗社區客廳面積逾4300平方呎,相比較下,紅磡社區客廳的總體面積較小,淋浴及洗衣設施亦更少,但廚房容納量相若,記者目測估計,可同時供11個家庭煮食。社區客廳除惡劣天氣情況外,全年無休,每日早上11時至晚上10時開放。有關設施與活動,須預約使用。社區客廳採用會員制,申請人須符合三項資格,包括是當區的劏房居民,符合入息資格例如申請前三個月內曾領取「綜援」,以及最少一名住戶成員是香港居民。紅磡社區客廳目前已有約100個會員。

  林女士是單親媽媽,與分別10歲和11歲的一子一女住在紅磡蕪湖街一個100方呎劏房,家中只有一扇窗,還是向着內街的,光線不足。家中堆放了三人的生活日用物品,兒女回家後,幾乎沒有任何個人空間。升中考試將至,林女士擔憂孩子因家中沒可供學習的空間,影響學業成績,「100呎的地方,放了床和衣櫃雜物,連一張桌子都打不開。」

  她說早前聽聞紅磡將會有社區客廳,她十分欣慰與期待,「還能有義工幫小朋友完成功課,又能夠有一個更舒適的空間讓小朋友學習,這是很有用的設施!」她期望子女在社區客廳可認識更多家庭條件相若的小朋友,結交到可以互相激勵的小夥伴。

  四「客廳」料可惠及1750家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在開幕禮表示,社區客廳是「精準扶貧」策略之一,為劏房戶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並獲得良好的社交,幫助減低劏房環境的負面影響,擺脫劏房的局限,期望社區客廳能夠實現「劏房變睡房」。深水埗、紅磡兩間社區客廳,共可惠及至少900個劏房戶,每年服務約14萬人次,待土瓜灣、南昌兩間社區客廳開放後,四個社區客廳合計可以惠及至少1750個劏房戶,每年服務約27萬人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