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蝴蝶邨改善後亮點
屯門蝴蝶邨近日換上新裝,大廈外牆出現蝶舞翩翩的壁畫,有色彩斑斕的蝴蝶飛舞在樹林間,有幾何設計的蝴蝶恍如展翅高空,還有在廣場涼亭天幕下,呈現融人黃金海岸、虎地、妙法寺等屯門景點的壁畫。令人耳目一新的壁畫,不但成為屋邨居民的打卡熱點,也有人將相片放到社交網上。
蝴蝶邨是房屋局「共築.幸福」先導計劃下,首批十個屋邨之一,預計屋邨粉飾優化工程可在2024年度完成。設計師表示,屯門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色,希望透過壁畫凝聚屯門人的歸屬感,也令經過的遊客認識蝴蝶邨。\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大公報記者日前隨設計團隊實地參觀蝴蝶邨的美化工程。為配合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提升現有及未來公屋居民的幸福感,房屋局推出「共築.幸福」先導,早前揀選十個屋邨,進行外牆粉飾及小型改善工程,當中屯門蝴蝶邨工程將於2024-25年度最先完成。房屋署早前就邨內外牆及公共空間設計等與居民討論,現已完成部分外牆粉飾工作,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屬與本地藝術家一起創作完成的大型蝴蝶壁畫牆,以及戶外廣場上的露天劇場天幕壁畫。
以藝術分享大自然樂趣
蝴蝶邨的粉飾優化工程設計,以其「蝴蝶」的獨特邨名為靈感,不過,蝴蝶邨的命名由來是什麼?設計團隊說在設計初期曾經考究過,但發現眾說紛紜,較可信的是該邨高低錯落的梯級型樓型,呈現蝴蝶形狀,也有說是與屋邨附近的海灣名為蝴蝶灣有關。
無論如何,設計團隊敲定工程設計以「蝶蝶蛻變」為概念。一幅大型特色壁畫牆位於蝶翎樓外牆一側的地下位置,令人聯想到近日城中爆紅、太子一幅舊樓翻新後出現的森林壁畫外牆。蝶翎樓附近多有居民出入,記者見到,不時有人上前細細觀察一番。
設計團隊成員、HIR建築設計室設計總監鄭舜妮說,壁畫融合了由幼蟲最終成為蝴蝶的蛻變過程,中間兩隻大蝴蝶格外顯眼,是希望鼓勵居民在下面打卡,以藝術同居民互動,讓屯門區居民享受大自然的樂趣。
仔細觀看,壁畫的啡色樹幹,與一條排水管完全重合,水管上的老鼠擋,被改造成為一個小巧的「樹屋」。鄭舜妮說,水管和老鼠擋不能改變位置,「團隊設計時,希望加入幽默感,將這些不能變的元素轉化為藝術,融入作品,將大眾藝術帶到居民屋企門口。」
涼亭天幕盡繪屯門景點
記者行到邨內的戶外廣場,露天劇場有一個涼亭,涼亭天幕下也有壁畫,畫內除了漫天飛舞的蝴蝶,還有菠蘿山、發射塔、黃金海岸、屯門遊樂場、象徵虎地的老虎、妙法寺、青山寺、維他奶廠、天后廟廣場等等,都是當區的特色景點。
「這個天幕形態很特別,當時思考,假如一隻蝴蝶從天空俯望屯門,會看到什麼?於是我們構思屯門好去處的大型壁畫。」鄭舜妮說,屯門前面看海,背後有山,自然景色獨特,還有歷史建築,團隊希望展現這些景點,讓居民發掘社區的寶藏,營造屬於屯門人的地方,「大家聚在這裏,互相介紹一下屯門景色,也凝聚屯門人的歸屬感。」
老街坊喜見家園更漂亮
在蝶舞樓外牆高處,也有簡單幾何圖形的蝴蝶圖案,鄭舜妮說,屋邨外圍樓宇外牆都有這種蝴蝶圖案,希望營造蝴蝶繞邨飛舞效果,將圖案放在大廈外牆高處,乘搭巴士經過的遊客也能認得這條邨。
66歲的熊太是蝴蝶邨第一代居民,居住至今40多年,她說見到屋邨配套逐漸齊全,樣貌愈來愈漂亮,十分高興,希望孫仔也常來逛逛,一起與蝴蝶打卡,「以前要去蝴蝶灣賞景,現在邨內比蝴蝶灣更漂亮,真的提升了幸福感,現在不想搬出去住,在這裏養老啦!」
房屋署高級屋宇保養測量師萬匯一表示,蝴蝶邨除了外牆粉飾工程,蝴蝶廣場、舊水管遊樂場及籃球場等公共地方,也會優化遊樂健體設備、園境美化等設施,預計2024年度起分階段完成。其餘九個屋邨的相關設計亦已完成,已於2023年度展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