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我保險」的網上聊天機械人答非所問,查詢家居保障產品時,卻提供有關癌症保險的資訊。
【大公報訊】本港有四間持牌虛擬保險公司,分銷產品時僅採用全數碼化渠道,不經實體代理、銀行或經紀等渠道。消委會今年截至上月底,共接獲九宗有關投訴,較去年的三宗多,主要涉及價格和收費爭議。有投訴人從未索償,仍被大幅增加30%至40%保費,也有虛擬保險公司的網上聊天機械人,回應查詢時出現「答非所問」情況。
本港首個虛擬保險公司牌照在2018年批出,消委會於今年九至十月,檢視四間虛擬保險公司,包括「安我保險」、「保泰人壽保險」、「OneDegree Hong Kong Limited」、「眾安人壽」的服務,分析投保表格界面、網上聊天機械人的功能、索取的個人資料情況等。
網站設計方面,界面的方便使用程度參差,例如一間公司的投保網站,只容許投保人儲存部分個人資料,如果頁面閒置太久,刷新後要重新回答問題。
網上聯絡方面,一間公司的網站並沒有設網上聊天機械人,投保人可透過通訊軟件,與客戶服務職員在線上對談。其餘三間設有網上聊天機械人的公司,但「安我保險」的網上聊天機械人卻答非所問,查詢家居保障產品時,卻提供有關癌症保險的資訊。消委會建議有關公司作出改善。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出,雖然虛擬保險可免卻中介費,但不代表沒有其他營運開支,保費不一定較傳統保險的便宜。由於保單保障範圍不同,保費也各有高低,建議消費者先格價,作出最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