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一季的差餉或地稅通知書早前已發出,市民須於10月31日或之前繳交。\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全港業主早前已經收到新一季的差餉或地稅通知書,由於在今個財政年度,只有4月至6月、7月至9月這兩個季度提供差餉寬減,而本季(10月至12月)並無寬減,不少市民近日收到賬單後,會發現今季的差餉金額大幅增加。市民須於10月31日或之前繳交差餉,遲交的款額會被加徵5%的附加費;如在最後繳款日期過後六個月仍未繳交,逾期未繳的款額(包括5%的附加費)將再被加徵10%的附加費,即合共15.5%的附加費。
在什麼情況下可獲扣減差餉?個人財政狀況改變,例如租售方面均受限制,又可否提出延遲或減收差餉呢?《大公報》整合以下資料,逐一解答市民有關差餉的疑問。
1.什麼是應課差餉租值?
●差餉是就使用物業而徵收的稅項,它是根據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乘以一個百分率徵收,2023至24財政年度差餉徵收率為5%。
●全港物業包括私人及公營房屋,均須評定應課差餉租值,按相同基準評估,包括考慮單位的面積大小、位置、設施及管理水平等,作為釐定差餉的基礎。
●差餉是分四個季度預繳的,款額須於每季第一個月,即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月底前清繳。
2.差餉最早何時開始?坊間所謂「差人(警察)的糧餉」是否屬實?
●差餉早於1845年開埠初年設立,當時全名「差役餉項」,即用來支付香港警隊糧餉所需,其後差餉稅收進一步用於其他社區設施之上,例如街燈、食水和消防等。自1931年起,差餉稅收歸納為政府一般收入的一部分。
3.為什麼新一期差餉金額大增?
●市民感到今季差餉金額大幅增加,跟今年初《財政預算案》提供的寬免安排有關,政府寬免首兩季每個應繳差餉物業每季1000元,但今季(第三季度)和下季(第四季)也沒有差餉寬免,所以要繳交的差餉,較上兩季多。
4.本港樓市持續下行,為何政府差餉有增無減?
●應課差餉租值上升,跟樓價升跌沒有關係,但與租值升跌有關,租金從一月連續九個月上升,累積上升8%的幅度。此外,目前差餉物業估價署評定差餉租值的估價日期為2022年10月1日,數據也有滯後現象。
5.哪種情況下,可獲扣減差餉?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如果政府沒有提供食水,應繳差餉額可獲削減15%,如果政府提供未經過濾的淡水,則可獲削減7.5%,不過這兩種情況較為罕見。
●另外,業主或佔用人就算出現特別財政狀況,例如租售方面受到限制,即使可能影響到繳納差餉的能力,但差餉物業估價署釐定租值時,並不會考慮有關因素。
6.業主可否不同意差餉物業估價署評估的應課租值?
●可以。業主若不同意估值,可以在每年三月公布新的差餉估價冊後,在五月三十一日或之前,並採用指明表格將建議書(表格R20A)繳交差餉物業估價署。
繳交差餉及/或地租方法:
❶使用銀行自動轉賬、繳費靈、銀行自動櫃員機、轉數快或網上銀行;
❷上載電子支票/電子本票到「電子支票支付」網站;
❸將劃線支票郵寄至「香港告士打道郵政局郵政信箱28000號庫務署收」;
❹前往本港任何一間郵政局,或7-Eleven、OK便利店、VanGo或U購select等指定便利店繳交。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