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來港已經29年的Helen表示,半生都在香港度過,早已視香港為第二故鄉。右圖:Lerma與女兒笑着說,雜貨店在假日人山人海,同鄉愛買菲律賓食品,一食解鄉愁。
中環心臟地帶有個環球商場,可謂無人不知,這裏有200多間店舖,顧客超過九成是在港打工的菲傭姐姐。商店售賣地道的菲律賓食物,有南瓜花、鴨仔蛋,甚至自家製的菲律賓糉,讓「姐姐們」可吃到家鄉的味道。每逢周末假日,商場內外一片歡笑聲,性格開朗的「姐姐」愛播放熱鬧的音樂,聞歌起舞,就像回到家一樣。
不少商戶都是菲律賓人,安居樂業數十年,熱愛香港,視這裏為第二故鄉,「沒有一處地方比得上這裏,不同文化可以共融,和諧共處」。他們點讚香港是動感之都、浪漫之城,有一份獨特魅力,可讓人感受到快樂和家的溫馨。\大公報記者 黃山、盛德文(文、圖)
環球大廈矗立中環鬧市43年,擁有港鐵中環A、B雙出口,是名副其實的港鐵上蓋黃金地段物業。這座樓高27層的大廈,四樓以上是屢創地價新高的甲級寫字樓,每天出入的上班族衣冠楚楚;但一至三樓的環球商場卻是另一個世界。商場內開滿各式各樣的菲律賓特色小店,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情,成了留港菲籍人士的聚腳地,每逢假日,這裏恍若小馬尼拉。
託運店:
「寄的都是食品日用品,家人收到會很開心」
「我今年50多歲,而我25歲起就在這裏了,彈指間就是29個春秋,我的半生都在香港度過,香港是我的第二故鄉。」在環球商場三樓一間託運店工作了14年的菲律賓人Helen表示,最初到港是做家傭,數年後轉到環球商場一間貨運公司,「每逢假期和周日會特別忙,到處是送物件來託運的菲籍同鄉。」Helen表示,在港的菲傭經常將洗頭水、牙膏、衣服等日用品寄回家鄉,還有罐頭食品、午餐肉、鹹牛肉等。「菲律賓洗頭水很貴,需200至300披索(約28至42港元),一般貧窮人家用不起。手信中最重要的是朱古力,送給小朋友吃,家人收到會很好開心。」
三樓的貨運店密密麻麻,但Helen並不覺得大家是敵對的競爭關係,「我之前就在隔壁那家貨運店做了多年,大家相處得很友善。」從事託運業務20多年的Helen表示,店內的一切閉上眼都熟悉,「因為已留在腦海和心裏」。
性格開朗的Helen每個星期日都會與朋友們一起狂歡,在強勁的音樂下隨歌起舞,「無論壓力多大有多困難,舞蹈能令我堅強和快樂。」
以香港為家的Helen透露,兩個兒子都在港安居樂業,「香港是動感之都、浪漫之城,我們一家都好喜歡香港。」除了香港,Helen也會去澳門和深圳旅遊,加深對中國的認識。
與Helen一樣,商場一樓雜貨店的老闆娘Lerma來港也已20多年,她一邊向記者展示菲律賓的特色水果一邊說道:「都是售賣地道的菲律賓食物,有南瓜花、苦瓜葉、辣木葉、乾貨海產等,還有自製的菲律賓糉。」
雜貨店:
「這裏做生意不需要拉客,顧客都自動光臨」
現年28歲的Elise是老闆娘的女兒,在菲律賓出生的她來港七年,「這個是鴨仔蛋,特別補,是以前菲律賓窮人的恩物,因為沒錢買高價營養補品。」Elise表示,店舖也賣地道的菲律賓盒飯,「節假日人山人海,生意特別好,根本是應接不暇,或許是對家鄉的眷戀,一食解鄉愁。」
「我喜歡香港,更加喜歡環球商場,因為這讓我賺大錢。」在環球商場開旅行社的Boyce興奮地說,除了菲律賓本地,世界上很難有其他地方像環球商場一樣,聚集了這麼多的同鄉,「沒有一處地方比得上香港,不同文化可以共融,大家和諧共處。這裏做生意不需要拉客,顧客都自動光臨,九成以上都是菲傭。」
「節假日顯得凌亂、擁擠的環球商場,沒有一街之隔的置地廣場那麼高大上,但對菲傭來說更接地氣。」經營珠寶店的楊先生表示,環球商場讓19萬在港菲傭感受到親切與溫暖,「來到環球商場就像是回到了家,這也是香港另一種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