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家在香港3/收買佬擁兩層樓 「只要肯做,香港機會處處」

時間:2023-08-12 04:02:36來源:大公报

  圖:均叔小簡歷:

  「香港地到處都是機會,只要你肯勤力、肯做,就什麼都可能實現、什麼都會有,就好像我那樣,是絕對不用擔心的!」經營環保回收店的許卓均擰着吸滿汗水的毛巾,鏗鏘有力地向記者說。

  酷暑下揮汗如雨的他自豪地表示,來港43年,由打工到開店、買樓,都是靠自己一雙手。他指環保回收前景無限,工作辛苦卻快樂健康,不工作反而不舒服。雖然有兩個單位自住,但家裏人多不夠住,為了改善家人生活,以及讓退休後有好生活,正努力賺錢買多一層樓。他勸勉年輕人積穀防饑,只要不躺平,肯捱肯做,處處都是機會。/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文、圖) 視頻(盛德文)

  烈日當空,全身古銅膚色、身材健碩的61歲許卓均,在油麻地廣東道約一百平方呎的回收店外,不停忙着回收街坊送來的廢紙、廢金屬等,甚至是舊冷氣機。五花八門的回收物中,最多的是廢紙,平均每日收三噸多。

  受藝人張衛健買樓啟發

  他邊操作壓紙機邊向記者說:「這行前景無限,只要你肯,就不愁沒得做,你看我全年由早忙到晚都未停過。有個認識的行家,比我更威水,甚至做到上市。」

  均叔自言無讀過書,1980年由開平來港後一直從事五金行業。千禧年後,五金業式微,他見環保回收業前景不錯,於是果斷轉行。至2008年,夫妻合力在油麻地開環保回收店直到現在。他表示2008年最好景,因回收價錢高,特別好做,「那時比現在還忙,根本無得停,除非你不開工。」

  均叔謙虛地表示雖持有兩個單位,但全部用於自住。首次置業是1982年,當時和父親合力以近20萬元買下一個300多平方呎的細單位,「那時全家五口都是住在這個單位內。」

  至90年代初,成家立室的他,有次見到藝人張衛健在黃埔買樓,大為感觸,發誓要買返層樓讓家人過上好生活,「那時收入不多,三餐都成問題,當時我就跟自己說,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好像張衛健一樣,有本事可以買個屬於自己的單位。」

  經過多年的勤奮和慳儉,在10多年前,均叔終以200多萬元,買入一個約400多平方呎的單位,實現了人生的夢想:「這層樓是兩毫子兩毫子加上節衣縮食賺回來的,那麼多年,我都沒有買過新衫,你看我對勞工鞋,鞋面穿孔都不捨得換!」他以回收一噸廢紙賺300多元計算,一日三噸廢紙賺1000多元,「你話是不是一點點賺回來的?」

  「只有不願工作的人才會詐病」

  在外人眼中,環保回收店的工作又累又污糟,但均叔一點都不視為辛苦,反而是愈做愈開心,他抖動着發達的胸肌和臂肌稱:「我全年都無病痛,你勤力工作就不會有病痛;只有不願工作的人才會詐病,這些人無病都詐病啦!」

  均叔表示,香港雖然機會處處,但都要肯做才能改善生活,「因為我沒點讀過書,又無父蔭,唯有靠自己,所以要更加努力。」

  為了照顧家人,也為退休後有更好生活,均叔表示之前買入的住宅按揭已快供完,現正努力想買多一個單位。均叔表示這麼多年全靠自己努力賺取回報,從未依賴過政府,以後也不想依賴政府,「我都要積穀防饑,希望到老了,真不能再工作時,可以有多一個單位來收租過活。」

  何時可以再買第三個單位?他表示目前還有段距離,正在努力中,「希望就在人間。」

  談到何時退休,均叔爽朗地說道:「那麼多年工作都未停過,從未想過退休,平時不工作就會頭暈身熱全身都不舒服,做到不能再做,又或做到死為止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