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焦點新聞/街市鮮牛肉檔式微 豬肉檔將步後塵?

時間:2023-07-22 04:02:33來源:大公报

  港人愛吃牛肉,有統計指本港2020年淨入口逾36.6萬噸牛肉,較2019年的28.1萬噸上升約三成。但現時本港新鮮牛肉檔卻不斷減少,食環署資料顯示,去年公眾街市新鮮牛肉/羊肉檔數目較2016年減少近兩成。

  大公報記者日前到各區公眾街市觀察,發現市區的牛肉檔數目甚少,有街市更無牛肉檔。業內人士直指行內青黃不接,加上新鮮牛肉價格不斷上升,坦言行業正在不斷萎縮。有業內人士指出,肉檔老師傅退休後無年輕一輩肯接手,不排除日後豬肉也會出現同樣問題。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本港新鮮牛肉價格高昂的情況需要正視,以免日後鮮牛肉食材消失,恐影響香港美食天堂聲譽。\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 盧剛昌(圖)

  漁護署網頁每日公布主要鮮活食品、牲畜及家禽的供應數字。以今年7月13日為例,活豬供應3195頭,活牛18頭,而活豬每斤的平均批發價為12.58元,活牛每斤則為52.51元。活牛每日供應量與活豬相距甚遠。同時大公報記者亦發現,部分公眾街市連售賣新鮮牛肉檔口也沒有。

  鮮牛羊檔299個 七年減兩成

  現時新鮮牛肉普遍價格為每斤逾100元,其中九龍城的一檔牛肉檔,新鮮牛肉每斤售價為130元,火鍋用的肥牛每斤更高達240元。為了解現時新鮮牛肉的供應,大公報記者日前走訪各區公眾街市,發現西貢街市、鯉魚門街市、古洞街市都沒有出售新鮮牛肉的檔口,而筲箕灣愛秩序灣街市內只得一檔豬肉檔兼售少量新鮮牛肉。在北角電氣道街市,唯一一檔牛肉檔已改為出售冰鮮牛肉製品;同區的北角街市,大公報記者更發現該街市沒有新鮮牛肉檔。

  按照食環署資料,去年公眾街市售賣新鮮牛肉/羊肉只有299檔,較2016年的359檔減少近兩成。近半年來,本港每月進口活牛的數目約為900多頭,即每日只有約30頭,而肥牛平均每擔批發價為5710元,肉牛平均每擔批發價為4970元。

  「全盛時期,香港島區每日劏200隻牛。但現時全港每日只劏約30、40隻牛。」全港新鮮(豬、牛)批發零售召集人許偉堅表示,五、六年前本港活牛供應開始減少,當時每日屠宰活牛的數量約有70頭,近期則只有約30、40頭。

  許偉堅直言活牛供應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萎縮,他提到現在活牛市場未有開放,供港牛隻數量被動,加上來港活牛批發價一直上升,當中亦與食用黃牛生產量有關。他指豬一年可生兩胎,每胎最多可以有12頭;而牛一年只有一胎,多為一至三頭,相對產量較少。

  許偉堅表示,雖然公眾街市租金有優惠,但活牛批發價高昂,他舉例指如一頭活牛批發價約兩萬元,肉檔購買四分之一的成本要5000元,如當日未能全數售出,成本便會增加,所賺利潤再會變少。他更透露,以往有食肆慣常選取新鮮牛肉作食材,現時亦因價格太貴而轉用急凍牛肉。

  屠宰缺人手 子拒承父業

  此外,許偉堅又指肉食屠宰人手缺乏,在行業萎縮下,人手相形見絀,而切割牛肉需一定技巧,以往大多子承父業,但現時因利潤減少,而且在街市任職假期較少,新一代甚少選擇這行,「原本是父傳子,但子都不想做,不要想孫兒會幫手做。」

  活牛批發價上升,導致零售價飆升,市民買餸普遍選擇豬肉或家禽等肉類。許偉堅指出,行內青黃不接亦令活牛供應數目減少,形成惡性循環,「一般的老師傅60、70歲都不做了,年輕的沒有人入行,加上多重因素下,新鮮牛肉供應不斷萎縮。」他直言現時人手不足出現在牛隻供應上,不排除日後豬肉也會出現同樣問題。

  許偉堅提到早在十多年前已向特區政府爭取要求開放新鮮牛肉市場,但他明白全國牛隻的產量較少,供應十分緊張,因而至今愛莫能助。《大公報》向相關的活牛供應商查詢新鮮牛肉供應情況,惟於截稿前未獲回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