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咖啡店容許主人帶同寵物一同入內用膳,但根據《食物業規例》,原來狗隻(導盲犬除外)是不准於食物業處所出現。
本港生育率下降,令人感嘆港人愛養狗仔也不養人仔。社會面對日漸增多的「毛孩」,正在增加人寵共融設施,其中康文署的寵物共享公園便由2019年的6個,激增至現時的171個。然而,這是否已趕上時代的步伐?按照法例,大部分交通工具仍禁止寵物乘坐;狗隻亦無緣與主人到餐廳同枱食飯。越來越多餐廳列明「歡迎寵物」,但原來現行法例是禁止導盲犬以外的狗隻在食物業處所出現,去年食環署就曾作出3宗相關檢控。
專家直言,香港現時人寵共融的情況較早年雖說已有很大進步,惟仍是障礙重重,希望在充分教育、主人能保障寵物的衞生及安全下,假以時日人寵可以真的共融。立法會議員亦指出,現時相關條例存在矛盾,希望能因應時勢修改,在適當規範下,讓人寵共融再進一步。\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 盧剛昌(圖)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8年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6號報告書」顯示,全港住戶飼養的貓狗數目分別為18.41萬隻和22.11萬隻,合計約有40.5萬隻。與2005年的數據相比,幾乎是翻了一倍,可見飼養貓狗的港人越來越多。
餐廳接投訴 即禁寵物入內
大公報記者日前來到將軍澳南海濱長廊一帶,發現多間餐廳雖然沒有標明歡迎寵物,惟當有客人上前查問,大部分餐廳都允許寵物內進與主人一同用膳。然而當記者要求採訪,大部分負責人均不願透露資料,因按《食物業規例》,任何人不得把狗隻帶進食物業處所內,並訂明從事食物業的人不得明知而准許狗隻在食物業處所內出現,除非該狗隻為導盲犬。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一萬元及監禁3個月,食環署去年亦作出3宗檢控。事實上,啟德一間寵物友善餐廳早前在社交媒體發出聲明,指因接獲投訴,暫時禁止寵物內進,事件在寵物界引起軒然大波。
將軍澳一間韓國餐廳負責人表示,當然希望主人能與寵物一同在餐廳用膳,但同時明白其他客人的憂慮。他認為只要主人能夠自律,並處理好寵物的衞生問題,認為人寵共融在餐廳不成問題。上址另一間中式餐館把一半枱櫈放在店舖外,部分佔用商場走廊,該店負責人表示這是租務部的指示,由於有關商場容許寵物內進,因此該些枱櫈能讓主人帶同寵物前來光顧。
枱椅放店外 游走灰色地帶
另一間兩層高的西餐廳,樓上是餐廳,樓下是專為寵物而設的活動區,更設有飄雪場,讓狗狗玩耍。負責人表示明白食環署按相關法例執法,但有關法例多年來沒更新,希望能與時並進,作適當調整。
除了將軍澳,大埔大元邨商場平台亦設有寵物共享公園,旁邊有數間餐廳,當中一間面積約100平方呎的咖啡店,主人可攜帶寵物入內,客人亦可與寵物一起坐,據記者日前下午時段觀察,約有13名顧客與7隻寵物曾在店內消遣。
荃灣南豐紗廠亦是另一個人寵共融熱門之地,傍晚時分有主人帶着寵物一同用膳,有餐廳更特地推出寵物食品。據記者觀察,上址讓寵物一同用膳的枱櫈都放在餐廳外,即商場走廊,疑藉此避免被票控或警告。記者嘗試與有關餐廳負責人和顧客交談,但他們大都不願評論。不少主人更表示,曾在網上和其他狗主分享可讓寵物用餐的餐廳,但每次公開後,有關餐廳很快便會接獲票控或警告,漸漸寵物友善餐廳亦愈來愈少,因而該類餐廳變成不能說的秘密。
議員:政策有矛盾 宜適當放寬
「香港人寵共融措施仍十分落後。」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經常接獲主人投訴,表示攜帶寵物前往求診或去較遠的地方,均只能選擇較貴的交通工具,不能乘坐巴士及港鐵,而餐廳亦不准寵物進入。她認為相關法例與近年政府推動人寵共融政策有一定矛盾,希望日後會有進步。她又指各地都有友善的人寵措施,希望政府在制定適當規定下,能讓寵物乘搭交通工具及進入餐廳,或可考慮在不太擠迫的假日為寵物作出特別交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