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運輸業界及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與「安凱A9」純電動旅遊巴合照。
特區政府在2021年10月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策略與目標,將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和混合動力私家車,推廣引入電動巴士及商用車輛,及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試行氫燃料電池巴士。
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自發電(66%),其次是運輸界別(18%)和廢棄物(7%),政府的減碳工作,主要聚焦三個關鍵領域,致力爭取在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從2005五年的水平減半,2050年年前實現碳中和。
城巴:氫能巴比電動巴表現佳
推動綠色運輸方面,政府鼓勵車輛和渡輪電動化、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及改善交通管理措施。現時,政府透過「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運輸業界換電動車,每位申請者及其關連公司就「試驗申請」獲發的資助總額上限1200萬元,若涉及氫燃料,每宗申請上限5000萬或項目總支出的75%。
城巴早前宣布全港首輛氫能巴士及全港首個加氫站試驗項目的申請,已經獲得特區政府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原則上同意,並在西九龍車廠興建首個加氫站。全港首輛氫能巴士去年6月抵港後曾試行,去年底還去澳洲行駛試驗。去年7月中,城巴宣布引入全港首架三軸雙層氫能巴士,用作測試及試驗用途,加氫的過程僅需約10至15分鐘,足夠應付本港山路及斜坡行車環境。城巴預期最快今年內,引入續航力超過400公里的量產車款,正在與政府合作商討,制訂相關法規和指引,讓氫能車輛本港公共運輸使用。
據城巴介紹,氫能巴士表現比電動巴士優異,電動巴士需逾3小時充電,續航只有200公里;氫能巴士加氫僅需約10分鐘,續航距離長達400公里。\大公報記者賴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