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首批住宅年入伙目標為2033年,而整個發展將容納約55萬人口。\模擬圖
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提出填海造地1000公頃,為香港發展擴容擴量。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項目會興建三個人工島,可容納55萬人居住,其中竹篙灣對出的C島會率先展開填海工程,目標是2033年有首批住宅供應。
除土地供應外,人工島亦提出興建策略性運輸基建,打通香港交通網。其中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會經香港大學站接駁人工島鐵路,日後人工島往香港大學站只需5分鐘。至於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將率先在居民入住時啟用,會是第一條毋須經九龍而來往港島及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10分鐘內可由人工島抵達中環。\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發展局早前曾公布交椅洲人工島規劃概念,計劃通過填海造地1000公頃為香港發展提供空間,人工島共分三個島嶼,A、B島各約380公頃,C島約240公頃,預料可提供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容納50萬至55萬人口。政府亦提出興建一組策略性運輸基建,包括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以及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打通香港策略交通網絡。
C島率先展開填海工程
土拓署署長方學誠昨日表示,填海計劃將分階段進行,現時構思先興建竹篙灣對出的C島,因策略性運輸基建在C島設「落腳點」;政府會同步啟動興建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爭取在2033年完成,以配合人工島首批居民在同年入伙的目標。至於C島之外,位於交椅洲南面「A島」亦會較早期進行填海工程,以便為居民提供足夠商業配套。
根據工程規劃,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分為南北兩段,當中南段將以海底隧道形式建造,連接港島西並接駁四號幹線,北段則以高架橋或隧道形式,由人工島向北連接規劃中的十一號幹線到達北部都會區,亦可再經深港西部通道達前海和深圳。屆時連接路將成為第一條毋須經九龍而來往港島及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預計10分鐘內可由人工島抵達中環核心商業區,15分鐘內抵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或香港國際機場。
堅尼地城站研增設轉乘站
鐵路方面,當局初步建議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共設六個站,由香港大學站連接人工島的兩個新站點,再向西北途經欣澳、屯門東,連接洪水橋。方學誠表示,相信在港大站轉乘,可為往返新界西北及港島的市民紓緩屯馬綫擠迫情況。他亦指,當局正研究考慮於堅尼地城站增設轉乘站,具體做法會由政府內部及顧問團隊溝通。
政府現正就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進行公眾諮詢,至今網上已收到約200多份電郵及信件,網頁達到7000多人次的瀏覽量。此外,政府於上月9日起,就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範圍、土地用途、運輸基建及融資事項向公眾舉行展覽,至今已吸引近9000人次參觀。
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首批住宅年入伙目標為2033年,同時,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亦爭取同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