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記者手記/特首馬不停蹄 將赴大灣區商合作

時間:2023-02-11 04:23:46來源:大公报

  一周的行程即將結束,香港到利雅得近7000公里,利雅得到阿布扎比近千公里,阿布扎比到迪拜又過百公里的漫長行程,訪問團不少成員都略顯疲態。但特首卻維持半天兩三場活動的密度,實在是夠「搏」。

  來到中東,最令記者驚訝的是其國際化。有阿聯酋的朋友對記者說:「以前在美國,覺得特別國際化,哪裏的人都有。到了這裏才知道,美國不是國際化,是美國化。這裏才叫國際化。」

  中東高度國際化

  根據官方數據,在阿聯酋,本國公民所佔的人口比例僅略高於一成,而接近九成都是外籍人士。來自亞、非、歐、美,各種膚色、語言的人都在這裏匯聚,這裏是名副其實的歐亞非大陸十字路口。

  不過,在一些人看來,可能國際化還是等於西方化。近日有些聲音關注特區政府外訪的下一步行程,就質疑為何不去歐美。事實上,歐美早已布局中東。迪拜的金融區有英資大行進駐,迪拜地鐵由法國公司營運,而在阿布扎比和迪拜適用的普通法,亦是英格蘭普通法(English Common Law)。若看2021年數據,迪拜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爬頭的便是英美法德四國。

  可以說,香港與中東國家是互補,但在沙特與阿聯酋,香港企業與歐美企業卻是直接競爭者。如何幫助香港中小企業從「歐美大鱷」口中奪食,或者更為迫切。

  此外,從成本效益來說,香港也應該密切與鄰近經濟體的關係。國際貿易中,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量,會隨着地理距離的增加而減少。香港重新出發之時,又能否有捨近求遠的餘裕?

  有消息透露特首回港後,馬上又將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商談合作,馬不停蹄。在沙特和阿聯酋,不少商界人士都表達了對大灣區發展機遇的興趣。下次特首出訪,如果能邀請一些大灣區內城市同行,將香港代表團「升呢」大灣區代表團,又是否可期?

  大公報特派記者黃釔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