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發現香港 /遊走詩情畫意間 西環七臺 尋找李白

時間:2022-12-07 04:23:59來源:大公报

  圖:盧廷銓創作「西環七臺」壁畫,目的是讓新入住居民認識當區舊有文化,以一畫連繫新舊居民兩代情。

  位於香港島最西陲的堅尼地城,既有恬靜住宅群,又有新潮咖啡店與「小蘇豪」酒吧區,街道之間保留着各種歷史地標,包括西環七臺、魯班先師廟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建築物。原來,西環七臺的命名與詩仙李白有着微妙的關係,我們遊走詩畫之間,新與舊、動與靜,和諧交織,譜寫出該區的獨特魅力。\大公報記者 余風(文) 麥潤田(圖)

  「愈往山腳居住的,階級愈趨平民,例如羲皇臺、太白臺的建築風格較平實、草根;愈往山頂住的則越富貴,建築風格更見富麗,好比青蓮臺、學士臺的建築風格較洋化,樓臺欄柵外牆紋理亦甚細緻,可見當時一般階層、中產甚至富貴人家都在此聚居。」今年10月初,堅尼地城港鐵站旁出現一幅長37米的「西環七臺」壁畫,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及「打卡」,該畫設計師盧廷銓雖於九龍東長大,但「跨區」作畫前做足資料搜集,成品饒富心思。

  李苑太白樓 騷人墨客遊樂地

  西環七臺坐落於薄扶林道與卑路乍街之間,根據鄰里的說法,乃依西環山而建,背靠龍虎山,倚着摩星嶺,面朝卑路乍灣,風水絕佳。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當時的富商李陞及其子李寶龍「早着先機」,在西環山建造香港早期的遊樂場「李苑太白樓」。

  拼湊零碎史料與口述歷史,太白樓根據蜿蜒山形,建成音樂亭、戲舞臺、練靶場、旋轉木馬機、鞦韆架,又設猜燈謎、敲詩鐘、下圍棋、寫書法等遊樂攤位,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來;樓內不時上演大力戲、魔術(即雜技)表演,令流連於毗鄰「塘西風月」——石塘咀酒家妓院的公子哥兒與小姐們,在玩樂過後雅興未盡之際,再到此消遣,喝花酒、放煙花或泛舟於人工池塘上。

  惟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李寶龍因生意失敗,出售西環山產業抵債,其時堅尼地城仍未填海,發展商遂在山坡上開墾平地興建住宅,稱為臺(Terrace),亦即現時的西環七臺。按相關書籍介紹,據說太白樓的命名是由於李寶龍鍾愛唐代詩人李太白的詩句,他本身又姓李,發展商為紀念他,還以李白相關的稱號命名另外五臺。

  從薄扶林道往海邊排列的七臺,依次為學士臺(李白曾任翰林學士)、桃李臺(取自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青蓮臺(李白別號青蓮居士)、羲皇臺(李白於《戲贈鄭溧陽》自稱衛羲皇人)和太白臺(李白字太白),還有向東西兩邊延伸的,分別是李寶龍臺及紫蘭臺(取自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一句「總為秋風摧紫蘭」)。有住戶憶述,七臺唐樓採用「走馬騎樓」設計,打通各單位,臺與臺之間由一條直斜街道貫穿,昔日大牌檔和商店林立,好不熱鬧。至戰後五十年代,居民為維護治安,自發成立警衛制度,每戶月收兩元,於李寶龍臺一間小木屋設看更亭。

  古雅青蓮臺 出污泥而不染

  直至1980年代初,紫蘭臺及李寶龍臺相繼清拆,如今只剩下一條李寶龍路和西環五臺。位處最高的學士臺,已重建為同名大型私人屋苑。七臺中原貌保全得最好的,要算青蓮臺,雖然往日可眺望的海景已變成石屎森林,但仍保留着數棵古老細葉榕與唐樓民居,恍如其名「出污泥而不染」。

  西環七臺「詩情畫意」,堅尼地城卻同時有「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