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市民熱衷網購 忽略私隱保障

時間:2022-09-09 04:23:39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邵穎報道:人工智能(AI)應用日益普及,商家會收集消費者數據,透過AI運算歸納有利的銷售模式。消委會調查發現,逾七成市民熱衷網購,但對人工智能認知低,而且高達六成受訪者從不閱讀網店的私隱政策,忽略網絡安全和私隱保障。消委會建議政府盡早建構一套適用於本地的人工智能管治架構。

  消委會去年10至11月對1219位曾瀏覽網店的消費者進行網上調查,以了解消費者對人工智能及私隱保障的看法及習慣。結果發現,77%受訪者每周或每日瀏覽網店或網購至少一次,但75%人承認不熟悉人工智能,只有31%受訪者表示信任人工智能,反映消費者對電商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整體服務和個別應用,滿意度和信任度參差。調查亦發現,逾七成受訪者擔心網店收集過多個人資料,但六成人網購時從不閱讀網店的私隱政策或對私隱政策表示不知曉,不閱讀的理由包括內容冗長、詞彙深奧難明等。

  消委會倡建AI管治架構

  新任消委會主席陳錦榮指出,AI有如「雙刃劍」,可促進經濟增長,但若使用不當會令消費者蒙受損失。消委會期望政府在大力推動數碼轉型和人工智能發展時,可參考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經驗和路向,推出人工智能發展藍圖和政策法規,鼓勵社會發展「負責任及符合道德的人工智能」,確保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

  另外,消委會今年首7個月接獲6984宗網購投訴,較去年同期3427宗上升一倍,主要涉及網上訂餐、購買電器、衣服等投訴,分別為延遲送貨、產品質素及銷售手法等,個別商戶會單方面修改合約、更改送貨時間,及自動取消單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