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環境及生態局負責部門
三個堆填區每年處理逾500萬公噸垃圾,政府預計將於2030年飽和,而「轉廢為能」為固體廢物處理提供了堆填以外的方法。
謝展寰指出,堆填區處理垃圾是落後做法,在堆填區中廢物的有機組成部分會分解並產生甲烷,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倡議減甲烷排放,局方正全力興建轉化為能的設施,如焚化爐,當焚化爐有足夠能力處理垃圾後,最快於2035年關閉堆填區。
他說,石鼓洲焚化爐最快於2025年落成,可以把生活垃圾整體減少3000噸,並將在曾咀興建的第二座焚化爐,爭取於2030年落成,「局方亦正覓地興建第三座焚化爐,都定了死線於2035年之前建好,會考慮公私營合作,縮短設計時間,加快興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