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留在家時間增加,噪音投訴亦有上升趨勢,由2020年5287宗到2021年6294宗,增加1000宗投訴個案。謝展寰指出,減少噪音問題,可以在技術上多管齊下。以荃灣街市店舖為例,一間店用擴音器促銷「新鮮新界豬」,另一間店又鬥大聲喊「今日特價」,交雜成噪音街,局方可以把聲浪標準化,「唔畀你嗌」,相信只要公平執法,要求公平,便能解決噪音問題。
至於商住混合區的工業噪音問題,例如打鐵舖或切割金屬等,均有輔助工具減低聲浪。謝指裝修噪音,包括家居噪音最為棘手,現時《噪音管制條例》對家居噪音沒有明顯的分貝指引,只限時限「朝七晚七」,謝局長說:「整個大電鑽『嘭』『嘭』『嘭』,係無你符,我有一案例,有大廈的天台漏水,裝修工人用好似小型坦克車的鑽地車『嘭』,而下面住緊人,但根據今時今日的法例,只要7時至7持做便無佢符。」
他說,實際上可以修例,禁止使用發出巨響的工具,並規限一些發出較大噪音的器具在指定時段使用,貼出通告讓大廈居民知情等,希望多管齊下減少裝修噪音滋擾。
至於家居噪音問題,謝展寰認為用法例等手段在執行上未必可行,亦會影響鄰里和睦,他考慮提供指引、加強大廈物業管理宣傳等,以教育方式減噪音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