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周亮恒報道: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表示,在過海隧道實施「擠塞徵費」是全新的做法,以電子收費模式,按照不同塞車情況,於不同時間收取不同費用。最主要是鼓勵車輛於非繁忙時段出行,避開塞車高峰期,亦可令車輛分流,減少塞車情況。
陳恒鑌認為,擠塞徵費比「三隧分流」優勝,因三隧分流是將紅隧及東隧收費調高,將西隧收費降低,並且全日劃一收費,相信只能減少擠塞,但無助解決擠塞問題。西隧現時於晚上9時後便開始暢通,若能在調低該時段的收費,將可帶動使用紅隧的車輛分流到西隧,亦有助解決紅隧塞車情況。
此外,陳恒鑌建議政府中期應在新界部分區域,例如大欖、小欖或馬料水等地點設泊車轉乘站,讓私家車司機可轉乘巴士過海,減少路上的私家車,而長遠就要考慮增建過海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