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港過去五天新冠檢測數字
本港確診數字回升,昨日新增489宗新冠確診個案,當中319宗快速檢測陽性呈報,佔約65%。衞生防護中心懷疑有市民為取得康復紀錄二維碼,用快速檢測舊數據或假資料虛報確診。中心經調查後,把6名懷疑刻意提供虛假資料的個案轉交警方跟進,3人早前被捕,警方會考慮對餘下的人採取適當執法行動。\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
現時市民須完成三針才可進入指定處所,市民一旦確診,可透過「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呈報確診日期及上載快測檢測照片,衞生防護中心會發出隔離令及康復紀錄二維碼,康復者有六個月豁免期不用打針,代替疫苗接種紀錄。
《大公報》比較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實施前後的呈報個案,發現快速檢測陽性個案自上月30日開始大幅飆升,由30日的150宗,增至31日的215宗,上升43%;本月1日更高達354宗,比5月30日多一倍。
覆檢陰性遠比前星期高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快測檢測後以核酸覆核呈陰性的比例,由以往少於10%到最近明顯高比例。上月30日(周一)接獲150宗快測陽性個案,有31宗個案覆檢後呈陰性,佔21%,比一星期前17%為高。中心提醒,虛報資料是犯罪,可被判罰款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政府必定會嚴肅跟進虛報個案。
張竹君表示,近日確診數字偏高一些,有部分可能是快測的覆檢陰性比率增加,但亦不排除有反彈跡象,會密切監察各項疫情指標。
衞生署昨晚發新聞稿表示,自4月下旬開始,衞生防護中心要求全數快速檢測呈報人士進行核酸覆核測試,測試後確認陰性的個案,會被刪除確診個案紀錄,有關人士不得使用隔離令、康復紀錄二維碼或任何其他文件作康復證明。中心強調,本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強烈呼籲市民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避免參加人多擠迫或不必要活動或聚會,以減低感染機會,並呼籲市民接種新冠疫苗,減低重症和死亡。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一般而言快速測試假陽性的機會少於1%,核酸覆檢發現快測假陽性比率上升,有機會因部分市民虛報資料或延遲申報數月之前確診的資料,以期望符合疫苗通行證資格。他認為,現時每日數百宗確診,政府有能力為每宗快測呈報個案覆檢,確定陽性後才列為確診個案,同時可了解感染病毒株類型。他又呼籲合資格市民接種第三針疫苗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