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話你知/「中國香港」字字得來不易

時間:2022-06-02 04:23:35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回歸後部分主題郵票

  翻查特區駐京辦一篇名為「展品故事」的資料,「香港九七回歸紀念郵票」當中「中國香港」四個字背後,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成立,在這之前,中央政府代表負責為特區未來的利益進行郵票設計、印刷和發行等所有準備工作,同時也需要英方的合作,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在1996年的七月至八月間就此召開三次會議。

  雙方當時達成共識,中央政府代替香港特區政府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品由中方負責設計,英方負責印製和提前在香港發行發售,但雙方遇到一個嚴重的爭議點。作為中方代表的國務院港澳辦原常務副主任陳佐洱提出,郵票票面的中英文字樣應該採用「中國香港」,而不是港英時期的「香港HK」,他強調一定要加上「中國」兩個字,畢竟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必須要體現國家主權。

  不過,英方當時堅持要用原來「香港HK」的字樣,理由是要尊重港人的習慣,選擇中性的表述等。陳佐洱指出,雖然之前香港發行的郵票票面上沒有英國國名,但是每一張港英時期發行的郵票上也有英女王的頭像和王冠,這也體現英國的管治,可見港英時期的郵票也並不是中性。

  陳佐洱還強調,郵票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的名片,香港回歸以後標明「中國香港」是天經地義,最終英方接受中方意見,郵票採用「中國香港」字樣。\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