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順安邨換上繽紛外貌,成為打卡熱點。
觀塘區密密麻麻的公屋大廈之間,近月出現一條長長的「彩虹」,這裏並非早已成為打卡熱點的彩虹邨,而是有44年歷史的順安邨,在十年一次的「大髹色」計劃下,大廈外牆由昔日單調的綠、白、黃色調,變為七彩顏色。
屋邨換上新裝時,竟遇上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有居民說,疫下情緒壓抑,但當看到七彩的大廈外牆,便想到風雨過後見彩虹,人生仍然有希望,心情也舒暢起來。負責設計的房屋署測量師說,當初選用繽紛的色彩,就是想令屋邨增添快樂氣氛。/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文) 林良堅(圖)
順安邨對上一次「大髹色」是2009年,去年4月再展開翻新髹色工程,12月已見雛形。三座公屋大廈中,舊長型的安群樓,正面的立面換上七種顏色,粉藍的底色上,有綠色、橙色、黃色、粉紫、粉紅色等,驟眼看還以為身在彩虹邨;兩座十字型大廈安逸樓、安頌樓,則是在側面的外牆髹上七彩顏色,從遠眺望,恍如一道彩虹。
換上新裝的順安邨,吸引不少愛好攝影的「龍友」前來拍照,並放到網上分享。記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到來,看到不少長者在邨內散步聊天、小朋友嘻笑玩耍,有人在遊樂設施健身,樂也融融,不遠的空地上,仍擺放着為做核酸檢測而擺設的帳篷與圍欄。
「疫情最影響人的就是情緒,我同三個女一齊住,細女長時間在家上網課,一直又無聊又悶;另外兩個雖然有工返,但都唔算順利,其中一個做飲食業的,遇上取消晚市堂食,原本返六日工,減到只返三、四日……疫情搞到大家生活都好艱難!」住在安逸樓的鄭伯伯,前兩年退休後,每日除了買餸煮飯,其他時間大多是在邨內散步放鬆,談到疫下生活,一肚子苦水。
驅除鬱悶 望見「彩虹」心情靚晒
鄭伯伯每次下樓,必會坐在同一個亭子下的櫈上,與鄰居好友聊天,他這個「固定座位」,正對着邨內髹成彩虹色的舊長型大廈,感覺眼前好像一條長長的彩虹。
「新顏色很吸引眼球,翻新之後,見到好多人來影相,日間樓下全是小朋友,可以說是風雨過後的彩虹,對大家來講都可以算一種景色吧。」對未來的疫情發展,他樂觀地說,「大家聽話不聚集,注意好個人和家庭衞生,保持好心態就得!」
78歲的謝伯伯今年剛退休,他喜歡室外運動,但早前疫下只能在家中避疫,「屋企空間太細,疫情嚴重又無得出街,實在難受!」談到如何紓緩壓力,謝伯伯笑說,從家中窗戶看到屋邨的彩色新裝,心情真的會好一些。
對小朋友來說,住在彩色的屋邨特別快樂。8歲的Jessica平日最喜歡與朋友一起在樓下踩滾軸溜冰、打排球、唱歌,「爸爸媽媽要返工,我就成日落街玩,尤其能看到大廈的新顏色,好似一條真的彩虹,特別靚!」
色彩繽紛 與毗鄰學校互相映襯
房屋署屋宇保養測量師李嘉莉說,設計團隊在為順安邨翻新選顏色時,考慮了屋邨環境、氛圍、居民需要等,屋邨內與附近的中小學與幼稚園,外牆都比較色彩繽紛,認為三座公屋翻新時也髹上彩色,可以互相襯托。
李嘉莉說,設計初期諮詢居民意見時,有些居民建議沿用以前的或差不多的顏色便行了,不需要太大變化,擔心不適應,「但你要考慮到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現在的顏色沒什麼生氣,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彩色的設計,讓整個邨重新有活力。」
十字型樓宇從頂部向下看,形似風車,署理房屋署高級屋宇保養測量師(東九龍)萬匯一說,為了突出兩大廈的斜面,團隊決定整體牆面用白色,只在側面風車葉的斜面位置做髹色,「就好像一條彩虹的梯級,由底到頂。」
李嘉莉說,屋邨髹上新色後,居民的反應很好,「我們發現有很多老人家到公共地方做早操、耍太極或聊天,增加好多群體活動,整個感覺活潑好多。」
順安邨坐落於山上,李嘉莉說,從九龍灣淘大花園遠眺,髹上新色的順安邨就像一條彩虹在山上,「每天無論什麼天氣,都有條彩虹掛在那裏,看到心情都會很好。若真的有彩虹出現,就是雙彩虹的景象。」她表示邨內公共空間的櫈或亭,也會選用彩色搭配,「除了老幼共融的感覺,也增添了一些快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