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司昨日聲稱因應美國政府對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的制裁,關閉李家超競選辦的YouTube頻道。實際上,美國在社交媒體方面的「霸權」行為一直為人詬病。
根據斯諾登2013年的披露,美國主要的社交媒體或通訊公司都留有「後門」,方便美國政府監控使用者。而在美國國會暴亂發生後,美國政府就要求Facebook監控用戶聊天紀錄,並用聊天紀錄提出檢控。此舉與美國一向號稱的「保護個人通訊自由和私隱」完全相反。
近期,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谷歌(Google)旗下YouTube封鎖了俄羅斯國家杜馬的官方頻道;又禁止俄羅斯廣告商在Google全球產業與網絡刊登廣告。YouTube表示,杜馬官方頻道因違反服務條款而被終止。杜馬發言人認為,做法證明美國侵犯權利和自由。
實際上,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推特、Facebook、YouTube等美國社交平台對煽動暴亂、起底官員警察的文宣視若無睹,卻封禁大批揭示暴亂真相的賬號。2019年8月下旬,推特刪除近千個譴責香港暴力的賬號,停用近20萬個持有類似立場的非活躍賬號,聲稱這些賬號「在香港挑起政治不和」。隨後谷歌關閉YouTube上的210個頻道,宣稱這些頻道的視頻對香港示威者「不利」。Facebook在「封號」上更是不遺餘力,許多揭露黑暴真相的專頁都被封殺,其中有網媒遭無理封號8次之多。
但就在上個月,路透社披露的一份內部電郵顯示,Facebook母公司Meta對旗下社交平台的仇恨言論政策進行了調整,「暫時允許」部分國家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發表呼籲「對俄羅斯和俄羅斯士兵實施暴力」,甚至是呼籲「幹掉俄羅斯總統」的仇恨言論。Meta公司的行為迅速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