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國家安全/斯諾登爆美監聽醜聞成國安教材

時間:2022-04-18 04:23:30來源:大公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剛剛過去,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表示,在政治安全問題上,外部勢力利用香港滋擾及衝擊中國內地,需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他早前洽購了關於「斯諾登事件」紀錄片的版權,並把光碟送給全港400多間中學播放。

  資料顯示,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職員及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外判技術員斯諾登,於2013年6月在香港踢爆美國NSA的「棱鏡」計劃監聽項目,揭露了NSA對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通信進行監聽的醜聞,包括於2009年便開始入侵香港網絡。事件引發全世界嘩然,揭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2013年6月初,多間英美媒體揭露,NSA秘密搜集美國威訊(Verizon)電話公司數以百萬計用戶的通話紀錄,並指NSA及美國聯邦調查局監控包括Facebook、Google等九大網絡公司,窺視各大網絡用戶的郵件、相片及視頻等資料,以追蹤疑為恐怖分子及間諜的外國人,這便是臭名遠播的「棱鏡」計劃。

  「棱鏡」計劃令全球嘩然

  根據報道,披露的文件顯示,該計劃能夠對即時通訊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許可的監聽物件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訊的美國公民。NSA更可透過聯網裝置,對特定目標進行攻擊。事後,美國政府證實了事件,卻聲稱這是保護美國免受恐怖襲擊的關鍵手段,屬合法行為。消息一出,引起全世界嘩然,多國政要紛紛譴責NSA的這種行為,並要求其立即停止監聽。

  6月10日,英國《衛報》在當事人的要求下,公布了「棱鏡」計劃披露者的身份,他便是斯諾登。斯諾登公開表示,他從事網絡安全工作十年,曾被CIA派駐到日內瓦,負責網絡安全維護,接觸大量機密文件,懷疑當局有大型監控計劃。2009年,他離開中情局轉到外判商工作。在決定公布大量絕密文件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公開身份的準備。

  「我無意隱匿我的身份,因為我知道我沒有做錯事。」斯諾登透露,早在曝光「棱鏡」計劃前三周,他就做好準備,在NSA夏威夷辦事處複製了打算公開的最後一批文件。5月20日,他登上了飛往香港的航班。他說,選擇香港,是因為「他們積極堅持言論自由和政治異見者的權利」,並相信香港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並願意抵制美國政府支配的地位之一的地方。

  在香港期間,斯諾登初時住在尖沙咀美麗華酒店,其後獲難民家庭收容暫住。他透露,在香港逗留的34天中,自己幾乎一直躲在房間裏,且非常擔心被監視,甚至酒店火警鐘響起時,他都懷疑是美國CIA設局誘使他外出。

  美2009年起入侵港網絡

  斯諾登其後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直言,自己於2009年進入博思艾倫公司工作,正是為了收集NSA秘密監視計劃的證據,並打算以後向媒體揭露此事。「我在博思艾倫公司的職位使我可以接觸到NSA入侵的全球電腦名單。這就是我在3個月前接受這份工作的原因。」他當時透露,美國從2009年便開始入侵香港網絡,主要目標為香港中文大學、政府官員、商業機構及學生等,成功入侵率達75%。此外,美國政府已大規模入侵中國主要電信公司,竊取數以百萬計的內地民眾短訊內容。

  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隨後一直在當地生活。他於2014年接受北德意志廣播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相信NSA除了竊聽德國總理默克爾外,也竊聽其他德國政府高層官員。他指出,NSA會對那些與美國公司競爭的德國公司開展間諜活動。他以德國西門子公司為例,「如果西門子公司有對美國不利的情報,即使該情報與國家安全沒有任何關係,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得到它。」他指出,歐盟試圖以「轉移數據」逃過審查的方法不會成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