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疫下旅遊業重創,大批搵食車司機無工開,多個停車場淪為「旅巴墳場」,葵涌一個停車場泊了多達800部旅遊巴士。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年多,長期停課、旅遊業冰封、跨境客運嚴重受創,大批旅遊巴、校巴司機失業經年,多區停車場泊滿數以千計的旅遊巴,變成「旅巴墳場」。
第五波疫情不知何時完結,旅遊業和跨境客運復甦無期,政府的抗疫基金杯水車薪,難解業界長年「失血」的困局,不少車主和公司要賣車賣樓求存。有旅巴業界人士對大公報記者表示,情況已到懸崖邊緣,「割肉求存」亦難以為繼,盼能恢復旅遊業和跨境客運,他說:「疫情不除,只有等死!」\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文) 調查組(圖)
全港現有約1400多輛跨境巴士、600多輛跨境出租汽車,近3000輛登記接載旅行團遊覽服務的旅遊巴,各類校巴約3200多輛。
不過,黑暴接?疫情重創本港經濟,旅遊巴和跨境客運停擺兩年來,不少車主和旅巴公司陷垂死邊緣,各種旅遊巴士塞爆停車場,長年日曬雨淋,成為名副其實的「旅巴墳場」。大公報記者近日巡訪這些「墳場」,了解業界的慘況。
在葵涌貨櫃碼頭南路的非專營巴士臨時停車場,最為震撼,場內塞滿了不同顏色和類型的大巴800多輛,全是接載旅遊團和跨境客運的旅巴,這些旅巴自前年疫情封關後,已日曬雨淋經年。
貨櫃碼頭路另一個近天橋的露天停車場,亦泊滿了10多輛結婚花車,當中有的行車證已過期近兩年。疫情持續兩年來,新人結婚亦大受影響。這些花車長年在欠保養使用下,顯得十分殘舊。
經濟重創 大批的士棄租
高鐵西九龍站停車場亦成為「的士墳場」,泊滿了260多輛棄租的士。據悉,自前年起,該站已把停車場租與的士業界,用來停放無人承租的空的士至今。在港島寶馬山雲景道亦有一個小型露天停車場,泊滿了近40輛旅遊巴和校巴。
跨境陸路客運被斷,水路客運一樣艱難。在荔枝角興華街西的船塢,十多艘來往港、澳和珠三角的跨境航運公司的飛翔船,靜靜地停泊岸邊、岸上。
疫情持續兩年多,水路、陸路跨境客運被斷,700多萬市民生活未能復常,公共交通客運亦好不到哪裏了。興華街西的城巴西九車廠露天停車場,停泊了減少班次被抽起的20多部巴士。在九龍灣九巴車廠的停車大樓,天台上同樣泊滿了百多輛因減班次停駛的巴士。
盼盡快正常通關復業
在九巴任職多年車長的胡先生對記者表示,疫情開始至今,因乘客大減及部分路線停駛,令到車長的加班時數和加班費大幅減少,每月收入亦隨之大減數千元,「還好公司有提供充足防疫用品,可在防疫費上慳返少少錢」。
在貨櫃碼頭南路,協助管理「旅巴墳場」的張先生向記者表示,場內近900輛的旅遊巴,大部分是本地的旅遊巴和跨境客運巴士,自疫情封關以來,遊客斷絕,旅巴公司和車主零生意,根本無人包車或租車,只好長年將大巴停泊棄置在這裏。不少司機在零收入下被迫轉行,「如果唔係,早就餓死老婆瘟臭屋。」
現時,張先生和停車場的同事以及部分年齡較大,未能適應轉行的司機和車主,只能無奈地望天打卦等運到,盼政府盡快戰勝疫情,恢復旅遊業和跨境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