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梁淑貞報道:一萬元臨時失業支援前日開始接受申請,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昨日表示,首日接獲近10萬宗申請,超過七成申請人持有強積金戶口。對於基層市民不熟悉網上申請手續,她承認,不少人指網上填表遇到問題,政府會盡快制訂改善方案。
何珮玲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申請反應相當踴躍,形容「似乎推得及時」,希望幫助第五波疫下失業者,或因處所關閉而要放無薪假的工友。
處理散工個案無硬指標
不少聽眾對申請資格有疑問,有超市任職推廣員說,上月約有一星期有工作;有在按摩院工作的自僱人士說,經現金支票支薪,無入職及薪金證明。何珮玲回應稱,一個月做一、兩日「散工」是可以接受,但一星期左右不算短時間,不過她重申對處理「散工」個案無硬指標,亦不希望劃界,否則對真正有需要的工友不公平,政府收到一定數量的申請表後,再決定具體安排,會從寬處理。
她鼓勵市民在個人申述書,如實填報無證明的原因。而被勒令關閉的宗教處所,停薪留職的僱員並非受惠對象,因為場所主要收入靠教友捐獻,並非直接受疫情影響。
何珮玲稱,首日接獲的申請絕大部分經網上遞交,大致在10分鐘內完成填表程序,創新辦5間服務中心為1000名已預約市民協助申請,大部分是年紀較大、不熟悉上網的人,旺角及觀塘服務中心的人流較多。每間中心每日有50多至80個「即日籌」。她提醒市民盡量預約,以便當局適時調整服務時段及人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