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真、鄭文迪報道: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破百萬,數十萬確診者正在居家隔離,民政事務總署為「居安抗疫」計劃設立的24小時電話熱線「1833019」,擬由現時280條線,增至550條線,每日處理逾萬宗求助,避免繼續出現經常打不通的情況。有染疫患者向《大公報》表示,近日致電熱線希望補添物資包,但打了半小時才有人接聽,輾轉花了逾兩小時才完成登記,其間有人表現不耐煩,對正在咳嗽的患者說「不如等你咳完先講」。
患者吳先生(化名)於3月10日快速測試呈陽性,每日快測,截至18日(前日)仍未轉陰性,衞生署送來抗疫物資包內的六個快速測試包、一盒連花清瘟都已經用完,於是當日致電居安抗疫熱線,希望補給快速測試包。
職員不耐煩 「等你咳完先講」
不過,熱線一直忙線,他持續打了約半小時,電話才終於接通,但仍需排隊,語音系統告知有44人輪候。再等了約5分鐘,終於有人接聽。仍未痊癒的吳先生在講電話時,有幾聲咳嗽,對方有些不耐煩,並打斷他的話,「不如等你咳完先講!」
吳先生說明要求後,工作人員說未能處理,會將電話轉駁衞生署,但連續三次都失敗後,對方說,「咁而家幫唔到你住,轉頭再叫衞生署打畀你啦。」大約一小時後,吳先生接到衞生署來電,在登記住址、姓名、身份證後,獲告知最快昨日再派送物資給他,但他到晚上仍未收到。
吳生生說,由致電熱線到完成登記,經歷超過兩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等候。
張小姐致電居安抗疫熱線求助則比較順利,「好意外今日一打就通,接線員亦好友善,問清楚情況後,給了我一些建議,我覺得幫到我,至少令我無咁慌張。」
市民盼設平台整合求助熱線
張小姐說早前確診時,感覺好無助,甚至不知道要致電哪個部門求助。她認為,政府應設立一個平台,整合不同的新冠求助熱線,或設立一條專線,市民致電後,有專人協助分流到合適部門。
有接聽熱線的公務員在社交平台貼文透露,市民最常致電熱線查詢的問題,包括物資包派送進度、如何拿到隔離令及確診證明、是否有藥物派發、為何登記了收不到通知、不會申報確診應該怎辦等。但職員掌握資訊有限,對很多查詢無從回答,需轉介其他相關部門,但其他部門接聽熱線的人手有限,「好似連廿條線都冇」。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近日表示,居安抗疫熱線自2月初推出以來,已由初時100條線增至現時280條線,熱線中心由原本兩個增至三個。由於需求大增,已計劃設立第四個熱線中心、加強接線功能、增加熱線至多達550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