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教改反思1/以學生為本 完善語文政策

時間:2021-12-30 04:26:17來源:大公报

  圖:本港莘莘學子接受12年免費教育,結果中學文憑試有三成學生未達基本標準。

  香港教育制度多年來爭議多多,2000年的教改以學生為本,照顧學生的全人發展,卻錯把「量」當成「質」,換來的只有無窮無盡的「填鴨式」教育。中三系統評核(TSA)中英文能力不達標者高達兩至三成,顯然兩文三語政策,已是空有其殼的失敗。

  知名教育學者鄭燕祥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談及香港教育制度的不公,在訪問中屢次啞然失笑,既笑語言階級固化,更笑當局畫地為牢。香港回歸多年,但青少年的國家身份認同感依然有待提高,近年來更有青少年竟然視普通話及簡體字為一種「文化侵略」。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粵語與繁體、普通話與簡體本身都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部分,是一種傳承和演變,絕非外來入侵。面對「文化港獨」,鄭燕祥有些無奈,感嘆部分港人對國家的偏見,亦感慨語言制度的紊亂。

  香港語文政策出現種種問題,鄭燕祥嘗試從經濟、文化、社會、政治和學習五範疇,以學生為本,提出完善語文政策的良藥。\大公報記者 黃煦緻、湯嘉平(文) 文澔(圖)

  經濟/把握灣區機遇 培育語言人才

  經歷修例風波及疫情的雙重打擊,香港能否尋求新的出路,坐上「最後一班車」?鄭燕祥打了個比喻,從前深圳是香港的「書僮」,遠遠跟在香港身後,但現在深圳已經跑越香港。隨着祖國日益強大,大灣區崛起,內地不斷輸出優質語言人才來港,然而香港缺乏先見之明,本地人才的語言訓練嚴重不足。鄭燕祥坦言,「香港應該在三、五年前就要開始訓練語言人才,而不是到現在需要用人的時候,才開始訓練。」

  故步自封 欠長遠政策

  本港莘莘學子接受12年免費教育,結果中三系統評核語文課不達標者竟佔兩至三成,但低處未算低,中學文憑試(DSE)更有三成學生未達基本標準,其中英文及中文,分別有兩成及一成三考生都是二級以下。鄭燕祥形容,「就好像整間工廠有三成的產品都不要得,真攞命。不過現在已經習慣了,十幾年來都是這麼低分,習慣了就不覺得有問題。」他又說,面對香港教育制度,已經由長年累月的失望,變成隻言片語的無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許是對香港教育制度問題嚴重的概括。二十年前教改未達目標,此後,政府未有制定長遠的政策,也沒有規劃路線圖,故步自封,未能提高整體的語言水平。鄭燕祥感嘆,香港正值轉變好時機,有大灣區的大好機會放在眼前,但因缺乏優質的語言人才,使競爭力大減,無疑是讓到手的機遇流失。

  文化/推廣經典詩文 統一做好教材

  語言往往反映一個人內在的文化修養,以及心中所求。「如果整個語言政策沒有文化元素,將會一塌糊塗」。語言本應是豐富的文化資本,但是「我們(教育政策)在升中的時候就將學生分做純英中、粵語中或微調中」。成績好的學生升讀代表「高尚」的純英中,成績差的學生升讀代表「底下」的粵語中。語言文化資本分配不公,語言變成階級的象徵。從升學以至就業,社會潛意識將人劃分為兩個等級,最後落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只學文法 忽視中華文化

  鄭燕祥曾經在演講的時候,即席做過一個實驗。「你會為子女選擇純英中,還是粵語中?」結果台下絕大部分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都毫不猶豫便說會為子女選擇純英中,只有寥寥數人會為子女選擇粵語中。可見英語「高尚」的語言地位毋庸置疑,而作為「母語」的粵語,由於沒有法例可鞏固其在升學就業上的語言地位優勢,只能淪為次等選擇。

  文化瑰寶被刪去是何等悲哀?教育改革後,中文科不少中國經典被刪減抹去,中文科不再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古文中的德性、智慧、愛國情懷變成一種冷冰冰的「語言」,中文科逐漸與英語同化,成為學習文法而非情懷的「語言科」。

  現在教育局積極推廣經典詩文、新增文言文篇章,頗有亡羊補牢之意。不過在鄭燕祥看來,只是揚湯止沸罷了。昔日未有指定古文篇章的教材時,老師要從幾百篇古文中選取適合學生閱讀的古文,無異於「家家煉鋼」。「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署,應該要做好這些教材、素材,並指示老師如何選用」,就「不用每個人做重複的事情,消耗教學時間」。

  社會/推動粵普共融 促進社會團結

  一首《獅子山下》陪伴港人度過多少個春秋,飽含多少人同舟共濟的回憶?鄭燕祥認為,歌曲作為語言的一部分,能夠使人團結,促進人際關係。香港的語言政策應該要做到促進社會的整合功能,並達到人人和平共融。可是2019年修例風波徹底暴露語言的深層矛盾,語言以階級、優劣分之,而普通話更處在香港語言的最底層,不被接納,「特別是年輕人,覺得說普通話的人,就是來香港拿『着數』」,鄭燕祥坦言「這是極其陳舊、錯誤的觀念」。

  普通話作為中國的官方語言,而粵語作為中國的方言之一。兩者本是同根生,相煎又何太急?語言政策本應將利益共同化,而不是你爭我奪。中國十四億人口說着同一種語言,不管在學校、工廠皆以普通話為主,並以該地的方言為輔。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僅得七百萬人的地方,卻不能像內地一樣,長久不能達到語言共融。

升中分流 將語言分化

  香港語言政策無法將粵語及普通話融合,普遍學校把粵語及普通話當成獨立語言,分開教授。加上從升中分流開始,將學生分入粵語中、純英中、普教中,已然將語言徹底分化。鄭燕祥無奈道,語言若未能好好利用,將無助於社會整合、團結族群,進而造成社會分化嚴重。

  學習/改變考試主導 求學非求分數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沒有邊界期限。語言就是一種學習,香港的政策及機制應是作為推動大眾學習語言的工具,用以發展語言的終身學習社群,並建設語言的學習生態系統,幫助大眾採取多元學習。鄭燕祥想起中學時自學不同語言,自行到處尋找資料學習,「那時候就算發音不標準,都要靠自己矯正發音」。

  補習成風 存功利取向

  可是「現在的學校語言學習再不是學習修養、文化,更不是一種享受,而是變成了考試。」現在求學就是求分數,鄭教授表示,一心追求學問的人少之又少。香港的政策及機制推動大眾學習語言的方法就是設置考試。可悲的是,語言就算變成了考試,正如中三系統評核及中學文憑試,學生也不見得能夠達標,或拿到好成績。

  現時社會及學生學習語言普遍帶有功利取向,為了能夠達到考試要求的水平,全港近五至六成中小學生都有補習。鄭燕祥笑說,「如果做補習生意,一定賺得盤滿缽滿」。他又感嘆,現在再難以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深度,「最緊要就是考不考」,考試已成衡量語言水平高低的標準,卻丟失了語言本身豐富的內涵。

  政治/落實語言政策 提升民族認同

  從小到大,每個中國人都離不開簡體字、普通話,語言就是國家的根基。秦始皇實行「書同文」統一六國文字,馬克思亦曾言,人類文明「從標音字母和文字記錄的創作開始」。語言對國家的統一,對促成民族認同有着重大的意義。

  各有功能 粵普沒矛盾

  鄭燕祥直指,語言應發揮維穩功能,讓市民有法可依,按規辦事從而維護社會穩定。「自從回歸以後,政治意識形態改變並成為一個嶄新的模式,卻欠語言的政治社會化工作」,導致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缺乏民族自信,最後更導致社會動盪。即便《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仍有怨懟之聲,尚待撥亂反正。對於普通話、簡體字與粵語、繁體字之間的衝突,鄭燕祥解釋,兩者的功能性不同。普通話、簡體字是為了維護國家穩定,並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平台。所有人用同一種語言,人們之間能夠互相理解、分享,發揮語言強大的影響力,使民族團結。

  而粵語、繁體字作為地方小眾語言,對港人來說具親切感,平日私下交往交談都會用到粵語,鄭燕祥直言,「用粵語讀唐詩簡直一流!」近年來廣東地區有觀點擔憂隨着普通話普及,粵語使用人數減少,粵語方言在將來或難被保護。他解釋,其實粵語及普通話並沒有矛盾,只是現時本港「一國兩制」在語言的落實欠明確,「要讓人們容易明白接受,就要告訴他們粵語不會遭到滅絕。」政府需具體落實「一國兩制」的語言地位,至於要如何落實,鄭教授認為這個問題仍有待討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