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疫情颱風加雨災導致內地蔬菜失收,影響本港蔬菜價錢飆升。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疫情颱風加雨災導致內地蔬菜失收,影響本港蔬菜價錢飆升,其中生菜、菠菜苗等漲價近倍。有基層市民因吃不起菜已捱食節瓜三天,擔心高價菜會影響生活。有專門免費派飯給長者的齋飯店稱,疫情下生意本就不佳,菜價貴令成本暴漲,「12蚊一斤嘅菜心,最貴到20蚊一斤,一日買100斤,就貴800元,成本太高。」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街市格價,菜價有回落,但部分仍然貴,舉例菠菜半斤也要14元。菜販劉先生說,早前兩個颱風過後,菜價一直飆升,「菜心20幾蚊啦,菠菜就試過33蚊斤,(貴)也無辦法,內地失收,供貨都緊張。」他說近幾天來買菜的人無減少,但每次買的菜量就減少,有的一家四口原本是吃一斤的,這兩天只買半斤菜。
一家三口住在土瓜灣舊唐樓的單親媽媽張女士,子女就讀的小學有關愛計劃,讓學生拿一些飯菜回家吃。她說孩子拿回家的一盒飯菜,可以吃兩、三餐,她並趁街市關門前去買下欄菜,近日菜價貴,而且供貨少,撿不到下欄菜,她唯有轉吃八元一斤的節瓜,截至昨日已吃了三天,「唔係誇張,但養兩個小朋友,又未排到公屋,而我只可以做少少清潔散工,一個月食物開支不夠2000蚊,(菜)貴幾蚊都唔係講笑!」
派飯成本日增800元
在太子開齋飯店的高麗慈(高媽媽),每天向區內長者、露宿者免費派齋飯,菜價上升,派飯成本壓力大增,她要貼錢運作。高媽媽說,近兩年來疫情影響,市民減少出外用膳,齋飯店生意下跌,善信捐功德飯的錢也明顯減少,近期菜價升,菜心由原本12元一斤,加至最貴時20元一斤,而店舖每天做400個飯盒,需要買100斤菜,光是蔬菜成本就貴了800元,入不敷支。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說,近日收到不少基層市民求助反映菜價太貴,擔心若長期高企,影響生活。她認為政府應檢視蔬菜供應量、價格是否合理,有需要時應向基層派發生活補貼。
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表示,香港近九成蔬菜來自內地,受疫情影響,廣東地區的蔬菜來貨受限,現時主要的蔬菜都是來自河南、湖北及昆明。加上受颱風及雨災影響,近日各類蔬菜普遍加價三成。他預料菜價貴的情況將持續到下月。
食物及衞生局回應《大公報》查詢表示,有恆常監察進口本地蔬菜供應量,確保食品供應穩定。現時,香港的蔬菜逾九成來自內地,而各類進口蔬菜的供應維持正常,即使個別菜種價格較以往稍為上升,整體蔬菜供應一直保持平穩。